English

国球联赛遭遇发展瓶颈

2006-08-3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摘牌制度仍待完善

今年中国乒超联赛首次引入了公开摘牌制度。在一次摘牌大会上,陕西银河以501万元的天价拍得了马琳。尽管中间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变故,但最终在乒羽中心的多次斡旋下,陕西银河俱乐部最终与马琳在联赛开赛前签订了工作合同。

“得马琳者得天下”的乒超规

律再次被验证。不过,提前一轮如愿卫冕冠军的陕西银河俱乐部尽管声称这“501万元”花得值,但却迟迟不向乒羽中心支付所拖欠的501万元租借费。不仅陕西俱乐部按兵不动,其余租借王皓、王励勤、孔令辉等自由人的几家乒超俱乐部目前也没有一家付清租借费。

乒超摘牌制度和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转会制度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乒超俱乐部花了血本买到的只是球员的租借权,而不是球员的所有权。也就是说,陕西银河创下的“天价”转会费只能保证其俱乐部使用马琳一年,下个赛季马琳花落谁家仍是未知数。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6家花了大价钱摘得国手的俱乐部自然是不甘心将几百万元就这样打了水漂。

“外援”,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今年乒超赛场上,本赛季的10支男乒队伍中,就有7支阵中拥有外援,而四川全兴队更是一下就签下了4名外援。然而,这些世界排名都在前20位的选手,真打起球时战绩却总与世界排名不符。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一个赛季里,他们为了保证不菲的收入,常常要奔波于世界各地,参加各种带有奖金刺激的大赛,所以无论在体能还是在状态上都很难像我国本土球员那样出色。外援中,除了部分是冲着每场6000美元的出场费而来,还有一小部分则是为了能从中国乒乓国手身上“偷师学艺”。

富了球员苦了自己

从1999年中国乒乓球甲级联赛改成乒超联赛起,几年来乒超联赛的规模和市场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没有想到的是,发展最迅速的竟是球员的收入,一个乒超联赛已造就了无数个乒乓百万富翁。可是俱乐部却是越打越穷,除了像陕西银河和山东鲁能这样的大俱乐部有大集团在背后支持、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俱乐部建设之外,大多数俱乐部都无法找到固定的赞助商,过着“乒超游击队”的生活。(《扬子晚报》8.2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