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出国民阅读的三大尴尬

2006-09-1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近日,有报道称,2005年我国识字者图书阅读率仅为48.7%;而“没时间读书”的群体中,主要是青少年,占54.2%;有40%的大一学生,暑假半个月,没读一页书;群体读书则盲目跟风,畅销、流行主宰了读者。国民阅读的三大尴尬,由此而出:

一是最该读书的时候没人读书。要实现现代化,就要提升国民素质,要提升

国民素质,国民不能不读书;应对知识经济的到来,不能不读书;建设先进的文化,不能不读书;要实现民族的复兴,更不能不读书。最该读书的时候,却没人读书。

二是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6至12岁只要遇到感兴趣的书,他们都会喜欢,但这些小学生被过早地抛在无涯的题海中,想读也读不成;中学时期,应该文艺名著与科普读物齐头并进;大学的成人初期,应该结合专业文理互补。但现在,中学生能把每天的作业做完,就“三佛出世,五佛升天”了。大学生能读完专业课的书,已属凤毛麟角。一般的常态是:一开始工作,读书便戛然而止。

三是最该读的书没人读。不少人是考什么,读什么;怎么考,怎么读。没有工作的,为了就业读;有了工作的,为了晋级、职评、提拔读。原著要简本,名著要戏说,聪明的读书方法,竟然是“让李敖去读书,我们来读李敖”。一面拒绝经典,一面盲从跟风。记住一个读书人的忠告:什么书好卖就卖什么书,无可厚非;什么书好卖就读什么书,愚不可及。(《文汇读书周报》9.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