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亲情犯罪”挑战道德底线

2006-10-0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今年2月23日,震惊京城的骗保杀亲案两名主犯崔继国、刘娜被依法执行死刑。28岁的崔继国是北京市大兴区人,案发前,已经娶妻生女的他却与23岁的加油站职工刘娜保持着姘居关系。为了快速赚钱,2004年8月,崔刘二人把赚钱的方法锁定在骗取保险金上,并为崔继国的妻子、父亲等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预谋杀害家人以

骗取保金。当年12月24日凌晨,崔刘等人携带汽油等作案工具来到崔家,将崔继国的妻子、祖母、父亲、女儿等4人杀死,并放火焚尸。

济南的崔某,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离婚后,崔某跟着父亲居住,但二人脾气不和,经常发生争吵。2000年9月10日,因一点小事,36岁的崔某再次与父亲发生争吵。气急之下的崔某失去了理智,他转身冲进厨房,抄起一把菜刀便向父亲的头部砍去,导致其父当场死亡。

2005年济南市发生的90起故意杀人案件中,由婚恋、家庭矛盾引发的有30起,占了全部案件的1/3。

亲情犯罪案件缘何增多?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法官王宜生认为,过去,维系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是靠传统的伦理道德,即互相关心、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如今,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家庭成员之间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出现亲情淡漠的趋向。家庭成员间对彼此的宽容性差,当矛盾出现时,容易产生报复心理。

前不久,公安部公布当前刑事犯罪领域五个方面的新动向。其中,位列首位的亲情犯罪日益突出。“亲情犯罪”正在挑战道德底线。日趋增多的“亲情犯罪”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半月谈》2006年第17期赵仁伟 李京华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