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共外籍党员李敦白:轰炸中撤离延安

2006-10-2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一九六六年十月一日李敦白参加国庆庆典。毛泽东在他的“红宝书”上签了名。

李敦白1921年生于美国,1945年9月作为美军军法处赔偿损失部的中文专员来到中国,不久后,他来到了

延安,参加了中国革命,并在中国生活了35年。李敦白是中共早期唯一的外籍党员,他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很多高层领导人都有过接触。在《红幕后的洋人―――李敦白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李敦白回忆了他在中国的经历:

新年一过,局势就变得明朗起来:我们必须尽快离开延安。

1947年3月的第一个周末,B-29轰炸机在延安投下了第一颗炸弹。诡异的炸弹闷响又来了,突然间我被一种末日临头的感觉笼罩了,举起手臂大喊:“打倒美帝!”刺耳的爆炸声又再次响起,这一次直接命中我们窑洞顶的山坡。一大块屋顶掉了下来。

但是奇怪的事发生了。当我振臂高呼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我,但他们并没有把我的举动视为勇敢的反抗,反而觉得不以为然。难道他们不觉得我的举动是勇气的表示?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内心已经觉出了答案:他们意识到我被吓破了胆。那个下午我们开始撤退。先遣部队已经出发,前往早已准备好接纳撤离人员的瓦窑堡。那里离此地约为步行一天的距离。

那天晚上我吓得几乎瘫痪。每次我试着入眠,耳边便响起呼啸而来的飞机声、炸弹掉落的闷响,还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我一次次地吓得从床上坐起来。我必须逃走。第二天一早,我和大家说,因为昨晚没睡好,今天得去村子里找个僻静的地方补个午觉。我走啊走啊,在黄土路上健步如飞,既不停下脚步也不回头看。最后我来到一个山脊,延安和它周围的村落都已完全淡出了视线,心里才觉得舒坦一点。

但新华社的军车不久就跟上我,廖承志高声唤我:“上来!”

我仍担心再被轰炸,宁愿走路,也不愿坐在车上,这样空袭来临时可以就地找掩护。廖承志第一次对我动了气,大声说:“不不,你马上给我上车来,我对你再也没有一点点信心了!”我很少看到他生气,因此他这一生气更有奇效。不过我还是能理解他的愤怒,他们的难处已经够多了,我还在给他们添乱。

延安沦陷后,我们一路迁移,在黑夜的掩护下收拾行装,朝着大山越走越深。

据我所知,只有两人拒绝服从行军的命令,每天一大早就自行出发。其中一位是姓林的编辑,他对撤离延安一事惊惶失措;另外一个人就是我。我跟着我的单位一起出发,但不久就会甩开步子把其余人丢在后面。我感觉这样做可以减少遭遇空袭无法躲避的几率。

我们爬上高坡,又走下低谷,在太行山区终日穿行,攀越五台山。我们经过的许多村落,几个月前还由国民党掌控。

毛泽东的战略极为奏效,不久,蒋介石的围剿被全面粉碎,再也无力在中国任何地方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有时候我白天整理战事报道,半夜再爬起来处理最新的消息。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我对我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骄傲,因为这些历史性的消息经由我手传送到外面的世界。

我以前犯过的错误似乎都已被谅解和遗忘,我又成了他们中间的一分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