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基民”鲍大姐的理财之路

2007-01-2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买国债是买国家未来

鲍大姐1941年出生在山东农村,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所高校当了20年教师。1985年,她放弃了教师的铁饭碗,进入一家贸易公司工作。

鲍大姐第一次购买债券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时银行到各个单位动员大家购买债券,党员、领导要带头。“当时我没什么钱,就

买了50块。”

80年代末90年代初,通货膨胀压力巨大。那个时期也是国库券风行的时候,2~3年期的国库券年利率在10%以上。鲍大姐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抢购商品而是选择了投资。“只要国家有未来,这种令百姓惊恐的通货膨胀就不会无休止地持续下去。”鲍大姐的理财之路就这样在一种混沌的不确定中开始了。

“兵荒马乱”的股票战场

1994年,鲍大姐从电视新闻中知道了北京第一次有公司发行股票。“我不了解这些公司,觉得是新事物,就尝试着买了5000块钱的。”

到了1997年,鲍大姐有机会以2.1元的内部认购价认购了1万多元钱的鲁能泰山股,后来该股曾经两次涨到22元。鲍大姐夫妇郑重地商量了一下,“等股价涨到30凑个整数再卖。结果从那以后,这只股票就一路下跌,最近一直在3元附近徘徊。”

经历了牛市和熊市,看见了市场的疯狂和冷清,鲍大姐才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他们擅长的地方。“后来我才了解了股市的黑幕陷阱多,证券公司贪污丑闻多,普通老百姓很难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

基金盘里的悲壮搏杀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银行利率逐步下调,物价涨幅已经高于存款利率。此间鲍大姐还在企业债券上做过投资,但收益并不理想。

1998年4月26日,鲍大姐清楚地记着这个日子。她早上去股票交易大厅看盘,碰巧赶上发行中国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华夏兴华。“我分不清它和股票有什么区别,但我知道这又是个新东西。”

这次,鲍大姐变得小心了,只拿出了2000块钱去认购,结果中了1000份。“后来看股票的同时也顺便看看基金。没有大起大落,还略有盈余。到现在累计涨了420%多。”

2004年,各类报纸大规模报道基金如何挣钱,年收益率达到15%。在这些消息的刺激下,鲍大姐再次跃跃欲试。她在2004至2005年陆续买了7只基金,没想到又是一年多的熊市。“爱人、子女、亲戚对我很信任,都跟随我买了基金。当时赔了钱,觉得对不住亲朋好友。”

经过了两年多的等待,2006年3月4日,她决定和基金做个了断。结果粗粗一算,最后一次投资本钱折了5000多,加手续费总共赔了10000元左右。

冷静下来重新上阵

她把赎回来的钱又存到了银行,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一个月后,她突然发现基金开始疯涨,鲍大姐傻眼了。她第一次静下心来分析自己这么多年的理财之路。鲍大姐在日记中写道:

急忙赎回基金的根本原因是对国家金融政策的不理解、不信任,对金融证券管理能力的怀疑和不信任。这是一场信任危机。

鲍大姐痛心的不再是那损失的一万块钱,而是自己自负无知、疏于学习。痛定思痛,她决定从头再来。为此她将报纸上的基金业绩剪下来整理成册,对基金公司逐个排序。为了听财富课堂的课,她早早出门挤公交,中午吃自己带的盒饭。她以此为乐,孜孜不倦。2006年4月,鲍大姐再次杀进基金市场,陆陆续续又买了7只基金。截至2007年1月11日,她买的基金大都获得了60%以上的收益。“在这一年,我重新找回了自己,明明白白挣了钱。”

退了休的鲍大姐说她已经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她通过买基金的方式又一次融入到了社会之中。

理财专家提醒:基金不是无风险投资,从长期来看不是只赚不赔的。投资者仍须谨慎,以规避风险。(《北京青年报》1.15、1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