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温总理的英文翻译“一会成名”

2007-03-2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费胜潮

3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

“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温家宝总理从容回答中外记者提

问,妙语连珠,文采飞扬。此时,温总理身边一位青年在纸上快速地记录着。每当总理话音一落,他的英文翻译声便从话筒传出,语音流畅,表述准确。翻译名叫费胜潮,34岁,武汉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语系。

以出色的表现通过考试

1996年,外交部在鄂招聘翻译,考点设在武大。费胜潮凭着极富磁性的嗓音、出色的口语、扎实的学科基础,赢得考官的好感,顺利通过招聘考试。当年11月,他正式成为外交部英语翻译。

中学时就关注国际关系问题

“他很好学。”费胜潮的父亲费蒲生教授说,儿子读中学时,就曾找老师自学日语,课余爱看航空、船舶、兵器知识,也爱看文艺作品。平常做数理化习题时,也喜欢戴着随身听“让英语往耳朵里灌”。

於志清是费胜潮的中学语文老师。於志清回忆说:“费胜潮各科成绩都好,语文成绩尤为拔尖。我那时要求学生写随笔,费胜潮所谈的话题多是国际关系。”

一次班会,於老师主持一场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正义还是非正义?费胜潮引经据典,慷慨陈词,颇有职业辩手的风采。

武大退休教授张伯香是费胜潮读大学时的系主任。他说,费胜潮知识很广博,毕业论文写的是“英国文学”。

既风光也辛苦的翻译生涯

费胜潮说,国家领导人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时,翻译必须事先做大量准备工作――为了熟知政策,必须阅读中央有关会议文件、人民日报社论;为了补充信息,要关注媒体报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

给领导人当翻译,风光背后也很辛苦。费胜潮说,辛苦主要体现在倒时差、连续作战、吃不上饭这几个方面。特别是在国外,宴请的时候很少招待翻译。好在外交部礼宾司的同事有所准备,让翻译提前或者事后吃饭。(《齐鲁晚报》3.2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