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宫里没文化

2007-05-1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占地面积近100亩,几幢白色的苏式建筑建于上世纪50年代,气势宏伟,和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沪东工人文化宫并称工人“三大宫”。如今,宫外一片空地,已是一个花鸟市场;沿河一条马路,已建成了店铺林立的步行街;宫内主楼的几个楼层,已变成了游戏房、网吧、健身房。每天来河边打太极拳的退休工人

刘伟明说:“工人文化宫像个乱七八糟的小商品市场、娱乐中心。”

“文化宫里没文化。”许多上海市民不约而同地说。

“文化宫里没文化”更体现在员工素质上。上海某工人文化宫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文化宫约有在岗员工50名,70%是初中文化程度,60%在岗职工和95%的聘用人员从事的是维修、清洁、保安、向租户收费等工作,真正从事文艺创作的只有两人。

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主任符时宝介绍,从建成后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每周都会有大量工人凭会员证排队进门,观看各级机关的文工团和社会文艺团体的演出。每到周末,文化宫里灯火通明,极为热闹。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及全国各地的工人文化宫经历了一个经济上“断奶”阶段:从过去的政府财政全额或差额拨款,转变为自负盈亏。“我们只能‘以商养人’,‘以商养文’。我们‘保庙养人’已很艰难,根本谈不上发展。”(《中国改革报》5.1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