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考古与商业打捞的“生死较量”

2007-06-0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一直以来,中国古沉船都是国际打捞界的热门话题。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国际上活跃着一大批专门对水下文物进行商业打捞的“寻宝者”,南海是他们的“乐园”,因为这里有大量的中国古沉船。

但这些打捞者给这些古沉船带来的不啻为一种灾难。1999年,英国打捞专家迈克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清代沉船“

泰兴号”时,为了便于运输和抬高价格,竟然敲碎了60多万件成色普通的瓷器,将剩下的35.6万件运往欧洲拍卖。瑞典海洋考古专家舍斯特兰德指出“这种行为破坏了信息的完整性,使得整个考古过程不再完整。”

在商业打捞的疯狂“围剿”下,中国水下考古产生了。1987年3月,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成立,同年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1989~1990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批具备国际水下联合会二星级潜水员证书的海洋考古学者。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透露,与商业打捞力量相比,中国国家打捞队伍在技术上并不逊色,包括找船、定位、潜水的办法,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过在效率上竞争不过商业打捞。”

“中国政府应该加强海上舰队的力量,来保护中国海域的文物权益。”舍斯特兰德建议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