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梁晓声呼吁:把观察还给孩子

2007-06-2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观察本是一种享受

观察力的缺失使我对我们的孩子心生出一种怜悯,因为我想,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其实已经丧失了观察的心思,我们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我们没有看到花是怎样开的,甚至家里养的花我们也没有精力去观察它是什么时候开的,恐怕只有养花的老人们才注意到这点。我们也

没有看到春季小草发芽究竟是鹅黄色的还是嫩绿色的,大多数人全都丧失了这种细细地体验观察生活的心思和情绪。

从唐诗宋词中人们看到,那些美好的关于季节的诗词都是观察的结果。比如说“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比如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等等。我们今天的生活形态比之于古人在从容性方面要丧失了很多很多。但是想起来我们的孩子们应该享受到这一点。能够细细地观察生活,这实在是人生中的一种享受,我们要把这点享受还给孩子。

不能只有阅读而没有思考

很多家长可能更强调阅读的作用,觉得读更多的书就能够把作文写得特别好。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

我曾经听一位美国的小学老师说,他们十分重视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比如他们讨论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是写给谁看的?还讨论过灰姑娘的水晶鞋。老师讲完课之后,问这灰姑娘一旦进入了这个王宫,被选为白马王子的心上人,她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一切幸福都归属于她之后,这时她应该怎样对待她的继母?应该怎样对待她的两个姐姐?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这是情感交换,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说一个已经拥有巨大幸福的人,对于那些认为伤害过自己的人应该抱以宽恕,应该理解他们。另外还要承认人性一些先天的弱点,就是说作为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亲生女儿和不是亲生的灰姑娘之间,她可能更偏爱自己亲生的女儿,这可能有自然倾向的原因。

你看人家在讲童话的时候,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情感影响,甚至把人性的价值判断,都注入给了孩子们。我觉得我们缺少这样活的教育。

知识两个字我历来认为它是要分开来谈的,知就是知感,识就是认识。所谓知感就是别人呈现给你,展现给你,说给你听,要求你记住的那一部分。但只有这一部分是不可以的,还要有认识、思考。(《北京青年报》6.2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