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西文化夹缝中的“香蕉人”

2007-08-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香蕉人”最初意指出生在美国的华人。现在,这个概念的范围已不再限于美国,而扩及整个海外,泛指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

“香蕉人”与父母的矛盾

“香蕉人”遇到的第一道关卡就是他们的父母,由于基本已完全西化,所以他们难以认同父辈们传统的中式思维方

式。“香蕉人”看不惯父母谨小慎微的行事作风,父辈们也搞不懂子女张扬外露的价值选择。另一方面,对中华文化的认可程度是“香蕉人”与其父母争论的又一焦点。作为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中西兼备,然而,在说英语、看美剧的大环境下成长的“香蕉人”,脱离了祖籍国的文化氛围,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

美国华盛顿的石东华先生,为了给女儿补补中华文化这一课,在女儿石珊大学毕业那年,特意带她回国游览名胜古迹,谁知女儿除了对美食和美景感兴趣以外,对其它的一切都很排斥。石先生感到很是困惑。德籍华人喻利雅说:“德国是我的出生地,德语是我的母语,我从小在德国文化下长大,你非让我说自己是个中国人不可的话,我肯定说,关键是我的内心会说――我不是。”

她的母亲这样形容女儿:“她从来不看中国电视,看的都是美联社、综合外电消息的报道。”

两个世界,向左转?向右转?

“我很可怜那些‘香蕉人’,他们既不能得到华人的认同,也得不到洋人的认同,犹如两头不到岸……”这是一位网友在网上发表的评论,它代表了国内年轻一代对“香蕉人”的普遍看法。

朱迪在中国生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他并不能得到中国人真正的理解:“我担任口译时,中国人似乎不放心我的美国英语是否纯正,是否真能把他们的话翻译成标准美语。”祖籍国的人们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那住在国的情况又怎样呢?尽管他们的英语说得同美国人一样好,甚至还更好,但在美国青年眼中,“香蕉人”依然是外国人,通常难以与其建立起关系较密切的朋友圈子。

黑头发、黄皮肤,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汉字却不识得几个。中国人会对他们说:“你是中国人?那你怎么不会说汉语?”外国人会对他们说:“你是中国人?你的英语怎么说这么好?”这就是“香蕉人”,“夹缝中的人”也许是对他们所处的尴尬最好的形容。

从“香蕉人”到“芒果人”

“芒果人”,顾名思义,其外在黄,其内在亦黄,这是近年对于那些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也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移民子女的称呼。

“我的两个孩子都可以讲汉语,这是我给他们的一把钥匙。有一天,当他们自己有了欲望要进入中国文化的川流谱系时,他们的钥匙可以开启那个世界。”龙应台认为,并不能强求“香蕉人”认同中华文化,这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生路途,他们会自己找到自己在地图上的那一点。”

几年之前,作为华人移民后代的李玟还不知道岳飞是何人;几年后,王力宏在最新单曲《华人万岁》里高唱着“华人万岁全世界都听到,我的文化就是我的骄傲”,宣告着他已经蜕变成一个“芒果人”。这首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的歌曲最具代表意义,它表明“芒果人”已经知道如何在两种文化之间摆脱“夹缝”的尴尬。(《人民日报・海外版》8.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