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孙雯:我的足球之路

2007-08-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从小好动

妈妈还不知道怀了我的时候,经常去打篮球。这么大强度的运动中,我也跟着一块跑,一块跳,尽管还只是

个小胎儿。我现在傻傻地觉得自己那时已经开始享受这份运动的快乐了。从这一点上说,我不得不感谢母亲所给予我的最初的体育胎教。

我天性好动,爱玩,喜欢无拘无束。

在上海上小学时,爸爸经常带着我看足球赛,这慢慢培养了我对足球的兴趣。凑巧的是我们那一拨女孩子也不知道是在谁的带领下,个个都喜欢踢球。

那时候,足球是用纸团起来的,球场就是教室与教室中间的过道。下课铃一响我们就立即发动,冲出教室练起来直到上课。一天下来,也有好几场。我们总是焦急地盼望下课铃声快点响。现在想想,那时老师真好,能容得下我们这些女孩子在那里疯玩。不过,你可别小瞧我们这些“女足运动员”,当时都是班里的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我的“队友”大多数去了市和区里的重点中学。

班主任看我们乐此不疲,于是建议我们自己组队参加小学生运动会。我们豪情万丈地去了,结果拿了个倒数第二名,而且还是因为最后一名弃权。这次的打击足够大。整个队伍就此解散。时间进入了小学升学考的关键一年,我也断了再踢球的念头。

两张通知单

突然有一天,体育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市体校开始招生了,问我有没有兴趣去考。我当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我来到了上海市体校。与我比试的球员大多数在区体校经过两三年的正规训练,她们的基本功都比我扎实得多。我不管,只要有任何机会,我都会去试试,失败了也无所谓,反正机会难得。

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很投入地参加了各项测试。想来,也正是这份专注,再加上某一方面我尚不自知的天赋,被体校教练李志洁看中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我,要技术没技术,要身体没身体,根本就没有把握被录取。况且在参加报名的一百多人当中,能留下来的只有六个。所以,回家后我就开始专心地复习考试,把去足球队的事丢在脑后了。

随后,我和班级里的同学一起参加了普通升学考试。

直到两张通知单同时到达的那个下午,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被市体校和市重点大同中学同时录取了。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是如何狂奔到公用电话亭,向父母报喜。

作为家长,父母还是希望我去大同中学念书。因为选择那里就读,意味着半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的门槛,百分之百的升学率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

我可是铁了心的一心想去体校踢球,我觉得那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谁又能阻挡呢。

13岁决定人生

为了顺利达到我的目的,我和父母立了约,大意是:球我是肯定要去踢的,读书我也不会放弃。所以,我保证,如果不行被退回来的话,我一定会考上大学,我还保证自己每学期的成绩都在班级里前三名。

1985年9月1日,我永远记得那个日子。从那天开始,我走上了足球之路。这是一条非凡之路。之所以非凡,不是因为它能够带给我什么荣耀,也不是它能够带给我非凡的财富,而是因为,走这条路,意味着与常人有太多的不同。

走这条路意味着独立,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忍耐,意味着坚强,或许更多,而那时的我仅仅13岁。 (《新体育》2007年第8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