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保护石窟迫在眉睫

2007-09-0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云冈大佛已经被水浸得面目全非。 龙门石窟修复前额头上有水渍的大佛(左)和修复后的大佛

(右)。

“包括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在内的中国岩石雕像,都在不同程度地受风化和渗水作用的严重困扰。”中国岩土文物领域权威专家、中国文物研究所黄克忠高级工程师不无忧虑地说。

云冈石窟风化得如同酥饼

“云冈石窟,这位千岁老人面临的最大敌人是来自自然界各种形式的水。”云冈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副主任苑静虎对记者说。

云冈石窟开凿于1500年以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它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左右,洞窟内塑有佛像5.1万余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各类造像形象生动活泼,姿态飘逸隽秀。2001年12月,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人为破坏和煤尘威胁后,风化成为目前困扰云冈石窟的主要病害。”苑静虎介绍,“通常洞窟北壁风化较重,其次是顶部。风化程度也各不相同,深度从2毫米到2厘米不等。”

谈到云冈石窟的现状,苑静虎说,由于长期风化,许多雕像已经“面目全非”,有的石像脸部五官残缺,有的四肢脱落,上面留下被水侵蚀的印痕。而洞窟顶部的裂缝处也明显有渗水的痕迹。专家指出,五华洞洞窟之外的几根支撑石柱已经被风化得不一般齐整,有的柱顶已经和窟顶相互分离。此外,第9、10窟和第12窟前列柱正越来越细,外壁雕刻已荡然无存。据有关部门统计,云冈石窟现有的45个主要洞窟中,有渗水记录的就有21个,其中尤其以五华洞被侵蚀得最为严重。

“风化损坏最严重的东部、西部洞窟,石窟外壁的雕像与题记几乎风化殆尽,其中16窟至19窟外壁上原来密布千佛造像,现已无从辨认。石窟内各壁面近窟底2米的雕刻几乎全部风化损坏。许多石窟内的窟顶雕刻已呈板状剥落,局部窟顶岩石还有崩塌掉块的危险。用手指触摸雕刻着石像的砂岩,砂岩已经被风化,如同一张酥饼,手指轻轻一触,岩石的表面就像酥饼皮一样脱落。”苑静虎介绍说。

渗水是风化严重的主因

“渗水是造成石窟风化严重的主要原因。由于水与岩石长期而缓慢的相互作用,造成云冈石窟逐步被自然风化。”苑静虎说。

“由于种种原因,近10多年来洞窟顶部渗水加剧,许多石窟内的雕刻受到侵蚀,风化、剥落严重。根据我们观察,西部洞窟受到的渗水威胁最大,共有13个渗水(包括各洞窟副窟),渗漏情况以33窟最为严重。该窟北壁龛内两尊佛像由于顶部渗水而全部浸湿,在雨季表现为龛顶部连续滴水,窟顶部东北角大面积潮湿;而在冬季,表现为沿窟及龛顶部裂隙悬挂冰柱,整体上渗水非常严重。其他洞窟渗漏情况较为轻微。”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苑静虎发现威胁石窟安全的水主要有四个途径:窟顶渗水、空气凝结水、冲刷窟前的雨水和地下上升的毛细水。云冈周围存在大量煤矿,煤矿开采使地下水持续降低,目前地下水水位已经低于石窟地面10米左右,因而地下毛细水上升的威胁可暂不考虑。最后,工作人员认定大气降水是石窟地区的主要水源。

找到威胁石窟的渗水根源后,工作人员制定了“堵与排相结合”的防水工程的基本思路,以排水为主要治水手段,进行彻底的治水。

今年4月起,工作人员选择了33、34两座石窟进行试点,采用了顶部护坡防渗处理、前立壁的加固封护等治理工程。

“到目前为止,我们成功地阻挡了90%以上的渗水,证明本次工作的两项内容均成功完成。”苑静虎高兴地说。“这项实验的成功,为今后的防水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使多年停滞不前的防水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云冈石窟今后的保护工作闯出了一条新路。”

“灵丹妙药”还在寻找中

“保护石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一代人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还没有找到治理石窟渗水的‘灵丹妙药’”黄克忠说。

在我们将云冈石窟治理渗水的消息告诉他时,黄克忠却表示怀疑。他说:“先不要高兴得太早,今天不渗水了,不能保证以后不渗水。治理石窟渗水是一个国际难题。”长期的石窟保护经验让他对云冈石窟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取得的成果采取了冷静的态度。(《北京科技报》8.2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