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找回伍连德

2007-09-1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伍连德(1922年)

一群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生,聚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一个小讲堂参加活动。活动只有一个主题:伍连德。讲厅名叫“伍连德讲堂”,外面立着

伍连德塑像。刚刚出版的国内首本伍连德传记《国士无双伍连德》就摆在一旁。台下的年轻医生在交头接耳。有人问身边的人,伍连德是谁?

毕竟,对这一代人来说,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关于伍连德这个人,却不该被历史遗忘。

伍连德是谁

2005年,已经退休的礼露应聘到一家杂志社工作。有一天,她随手翻看一本厚厚的《20世纪中国百年大事记》。翻到一半,她的目光被定在一块名片大小的文字上,说的是1910年,东北三省发生严重鼠疫,朝廷派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华侨医学家伍连德前往主持灭疫。

有着丰富华侨领域报道经验的礼露感到惊讶,1910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的华人,在中国应该寥若晨星,而她对这个名字竟然一无所知。

接下来,同一本书上,礼露又两次发现了伍连德的名字。一次是在1917年,山西发生霍乱,伍连德前往治疫。因为当地“民智未开”受到敌视,他所乘坐的汽车被烧毁。另一次,是伍连德创立了全国第一个海关检疫所。

连续几次出现的这个陌生人,激起了礼露的好奇心。“这一定是个什么大人物”,当天晚上,礼露打开google,搜索起这个名字。结果出乎意料,关于伍连德的资料,少之又少。令她费解的是,100年前这个“按理应该十分重要”的医学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竟像谜一样地消失了。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一篇《中国科学防疫第一人》的文章。这篇署名程光胜的文章,发表于2003年5月,正是“非典”疫情从隐蔽到公开的关键时刻。在这篇文章里,作为中国防疫制度奠基人的伍连德,面目变得清晰起来。而在这篇文章作者、中国科学院教授程光胜的心里,伍连德的面目从模糊到逐渐清晰,也花了若干年。

伍连德身上闪烁的现代科学光芒

1910年12月24日,31岁的医学博士、钦差总医官伍连德―――原本在天津主持中国第一所现代医学院天津陆军医学堂――辞别妻儿,只带着一个助手抵达哈尔滨。他要面对的,是一场波及东三省、最终造成6万人死亡的大规模鼠疫。

走下火车的这个马来西亚华侨,在中国待了不满4年,甚至连中文都讲不熟练。而日俄战争之后的东北政治生态,也十分复杂。他手拿一个英国制的中型显微镜,及研究细菌工作的必需品:酒精、试管、剪刀、钳子。这些是他所有的工具。这场鼠疫防治,同时也被视为中国现代防疫学的开端。

从剑桥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伍连德自传中,“伍迷”们发现,当时的伍连德“一不小心就在创造着‘第一次’”:

他实施了中国医生的第一次人体解剖。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肺鼠疫”的概念。他主持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对瘟疫死者尸体焚烧。他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口罩,在中国第一次用口罩预防传染病。他在哈尔滨设立防疫总局,创办了《中华医学杂志》,创立中华医学会,并建成现代化的北京中央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用于防治非典等传染病的紧急措施,许多仍是从伍连德那里沿用而来的。伍连德的“中国现代医学奠基人”身份,无庸置疑。

可以说,如果没有伍连德,1910年东北鼠疫夺走的中国百姓生命将远不只6万。他将在英国学得的现代医学科学知识成功地用于实践,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化医学事业,并在人类抗击疫病的漫长历史中写下光辉的一页。不过,在漫长的大半个20世纪里,这光辉一页在中国几乎成了空白。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内地正在经历着“文革”。在同一时期,身处马来西亚、被“遗忘”的伍连德在做什么呢?

在马来西亚怡保市斯里并巷93号,他开了一家诊所,给人看病。老人默默无闻,经常悠闲地在街头漫步,并偶尔用广东话劝小贩“不要抽烟喝酒,多运动”。面对国内的政治运动,伍连德此时只是“叹息不已”。

找回伍连德,就是找回他身上闪烁的现代科学光芒。(《中国青年报》9.5)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