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国名流不敢随便当电视嘉宾

2007-09-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随着电视节目的娱乐化,人们不难发现一些文化名人经常出现在电视频道,甚至和他们研究领域毫无瓜葛的节目中。和我国相比,很多法国文化名流对于做电视嘉宾,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并不热衷。

电视嘉宾酬劳挺多

在法国,电视台的嘉宾酬劳根据相关节目的收视率上下浮动,一般会

占到节目投入成本的20%到30%。冷门节目的嘉宾拿到的是名副其实的“车马费”,而黄金栏目的嘉宾则不难日进斗金。和许多国家不同的是,文化气息浓郁的法国电视观众对看来有些枯燥的文化评论和书评之类的电视专栏很感兴趣。

被访对象易伤自尊

以法国人最喜欢看的书评节目来说,这类节目大抵是45分钟一档,中间不插播任何广告,而且每次一口气点评3本书左右。嘉宾不但有每本书的作者,还有专业评论家、平面媒体的编辑记者等。这些人可不会当作者的“书托”,而是从图书的主题构想到创作思路,从语言风格到文法结构,从市场效应到社会影响,对新书百般挑剔,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打击作者自信和自尊的机会。

主持人威慑力很大

法国很多电视节目是主持人中心制,他们对节目收视率、社会效应等都负主要责任,不少著名栏目的存废都与其主持人的来去相关。

挑剔的法国观众宁可在《滑稽大拼盘》里看两个情侣出洋相,也不会浪费时间在诗人、作家点评歌手比赛的口水上。为保证收视率,相对而言,法国文化人出现在《银幕档案》、《文化浓汤》等谈话节目中的几率较高。不过就算参加这类节目,法国主持人也是现场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他们也许会大声称赞嘉宾“在世界文化长河中留下名字”,但更多时候只会毫不客气地打断嘉宾的演说。在一期讨论“饲养毒蛇等危险动物”的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卡特琳娜・塞亚克面对身为专业人士和自然主义者的法国知名兽医,引经据典,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让对方一时颇为尴尬。至于像专挑公开场合和出版物拼写错误的《金字典》这样的栏目,就更让出场嘉宾心有余悸了,要是在这种无数人专心收看的节目上不小心“犯个现行”,那可真是出丑出到家了。

因此,法国文化人上镜虽多,却不像明星赶场子那样哪里都去,他们所亮相的基本是自己有把握的和本专业或与专业接近的专栏或活动。就算这样,他们事先也要做认真、细致的准备,不敢随便上阵。(《环球时报》9.1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