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不愿再养懒人

2007-10-0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他们只想着冲浪和晒太阳”

吉雅刚过30岁,是记者在苏格兰认识了快3年的一个单身妈妈,带着一个2岁多的女孩。

吉雅说,她大学毕业后曾经在一家公司做过前台接待,干了3个月就觉得没意思,索性辞职回家。她住在一套由政府提供的两居室公寓里,不用负担水电等开销,另外每月还有700多英镑的失业救济

金可拿。当地就业机会中心每隔三四天就会打电话向吉雅推荐新的工作,劝她就业,可她总是说:“我对这份工作没有太大兴趣,能帮我物色更适合的工作吗?”

记者还认识一个叫彼得的中年男子,他在伦敦开过出租车,去年以“开车时常常精神紧张”为由向当地政府申请病休补助。在彼得拿到病休补助后,大家却看到他开着新买的全新跑车到处闲逛。熟悉他的朋友说:“彼得根本就没有病,他就是不想再工作啦。”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失业率只有4%,但在沿海城市,失业率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澳大利亚政府官员也意识到沿海地区“懒人”在增多,说不少居民“只想着冲浪和在海滩上晒太阳”。澳大利亚政府打算采取严厉措施,延长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最低工作年限。

“别用我们的血汗钱养懒汉”

“懒人”增多,带来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像吉雅和彼得这样宁愿待在家里领失业救济也不愿工作的英国人,被当地人称为“新时代懒人”群体。

英国在欧洲属于经济强国,但一直都是劳动力短缺的国家,“懒人”增多让英国社会有了不少新麻烦。为支付救济金,政府需要靠征税等手段来筹措更多的基金。如今英国最高的收入所得税率已经调到45%,有些人开始心理不平衡。英国各个行业经常会举行罢工游行,而不论哪个行业都会在口号中加上一句:“不要拿我们的血汗钱去养懒汉!”此外,不少英国“懒人”并不是本分的穷人,他们不会天天坐在家里等着领救济。英国广播公司有一个名叫“犯罪观察”的节目,拍摄了一些靠救济金过日子的人,他们经常整晚泡在酒吧里,酒醉后又在街头滋事。节目还揭露了一些人会利用假结婚和假离婚的手段,一边获得不法收入,一边向政府进一步申请家庭补助。

“懒人”增多,让很多人开始反思,并寻找解决的对策。英国莱斯特大学社会系教授弗兰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福利让一些人好吃懒做,另一个原因就是成本低廉的外来移民多了。和上世纪英国经济萧条时期的情景不同,如今许多在英国领失业救济的人都是青壮年男女,在这些人看来,每天朝九晚五地为一份工作奔波,不仅税后收入和领失业救济差别不大,而且还要承担工作压力,一年也不过只有20多天的休假时间,远不如现在这样自由自在。因此,虽然就业中心会向他们推荐银行收银员、商场售货员或是酒店服务生等工作,但往往会被他们以“工作不适合个人性格”等理由拒绝,这些工作也只好让那些会说英语的外来移民顶替。按照英国的法律,只要失业者没有直接表示不愿意工作,政府就得一直每月为他们发放救济金以及安排住宿。

加拿大治“懒人”有对策

尽管和很多富国一样,加拿大国内也有一些“懒汉”,其中不少还是专业人才,但由于制度的限制,在加拿大想当个“懒人”并不容易。

在加拿大,失业保险已被更名为“就业保险”,要领到它,得符合许多条件。首先,在最近的52周内必须完成法定工作小时数,有的省规定910小时,有的省要求450小时,并要连续7个工作日未获得任何工作收入后,才有资格申请就业保险金,所以某些国家常见的“毕业生懒汉”在加拿大基本绝迹;其次,失业者必须从每周收入中被代扣一定数额入就业保险基金;第三,有正当失业理由,如公司裁员、随亲人搬家等,还要有说服力的书面证明,如果谁是主动辞职或因犯了错被除名,将同样得不到就业保险金。(《环球时报》9.2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