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7年诺贝尔奖

2007-10-1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小硬盘”博得物理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评委会主席佩尔・卡尔松解释“巨磁电阻”效应的重大

现实意义说,正因为有了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单位面积介质存储的信息量才得以大幅度提升。

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左)与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

硬盘也被称为磁盘,这是因为在硬盘中,是利用磁介质来存储信息的。一般而言,在密封的硬盘内腔中有若干个磁盘片,磁盘片的每一面都被以转轴为轴心、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划分成多个磁道,每个磁道又进而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磁盘片的每个磁盘面都相应有一个数据读出头。

伴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大潮,人们开始寻求不断缩小硬盘体积同时提高硬盘容量的技术。1988年,费尔和格林贝格尔各自独立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非常弱小的磁性变化就能导致磁性材料发生非常显著的电阻变化。

这一发现解决了制造大容量小硬盘最棘手的问题:当硬盘体积不断变小,容量却不断变大时,势必要求磁盘上每一个被划分出来的独立区域越来越小,这些区域所记录的磁信号也就越来越弱。借助“巨磁电阻”效应,人们才得以制造出更加灵敏的数据读出头,使越来越弱的磁信号依然能够被清晰读出,并且转换成清晰的电流变化。

1997年,第一个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数据读出头问世。得益于这一重大发现,最近20多年来,我们开始能够在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等所安装的越来越小的硬盘中存储海量信息。(《第一财经日报》10.10潘治文)

八旬妪赢得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即将年满88周岁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颁奖公告说,莱辛“用怀疑、热情和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英国女作家; 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波斯(今伊朗)境内,父母均为英国人,6岁时随家人迁到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南罗得西亚(现属津巴布韦)的一个农场生活。莱辛1949年第二次离婚后搬到伦敦,开始了写作生涯。

受在非洲生活的影响,莱辛的作品常以种族问题为题材。她在处女作《青草低吟》(1950年)中描述了一名女性白人农场雇主和黑人佣人的关系。这部小说因深刻揭露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和种族矛盾而引起强烈反响,莱辛由此在文坛崭露头角。

莱辛1962年发表小说《金色笔记》,这部作品被公认为她的代表作。她不仅因这部作品蜚声文学界,还树立了自己作为女权主义者的形象。

(《京华时报》10.12徐勇 马世骏文)

另据《光明日报》10月9日、11日报道,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马里奥・R・卡佩奇、奥利弗・史密西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J・埃文斯。这三位科学家是因为“在涉及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和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而获得这一殊荣的。

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因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