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知识分子也能成为企业家

2007-10-2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遇到施正荣,最好叫他“施博士”,碰到刘积仁,最好叫他“刘教授”,这样他们会很高兴。

“施博士”和“刘教授”在“2007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颁奖典礼上,双双捧得大奖。在众多企业家云集的颁奖典礼上,两位企业家儒雅的举止、严谨的谈吐,显示出他们的另一个身份――“知识分子”。

施正荣在

世界上第一个攻克了“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难题,成为太阳能光伏领域一流的科学家,现在的身份是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则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33岁时就被破格提拔为教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之一,现在的身份是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在如今中国,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运用自己的优势转战到企业界,并获得成功。

评委给刘积仁撰写的获奖理由中就有“他是老师,是创业家和卓越的管理者,是不断的超越者”,把“老师”放在了创业家和管理者前面。事实上,一方面,刘积仁引领东软从16年前一个只有3名员工和3台电脑的小实验室,成长为今天拥有上万名员工的中国领先的软件集团;另一方面,作为IT教育模式的探索者,东软为中国IT事业的发展培育了大量人才。

发表获奖感言时,刘积仁感慨万千,“东软是从大学走出来的一个企业,我们从校园里跨出的第一天,大家没有人相信我们会成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没有人相信东软会成功”。不少人认为,知识分子与企业家是两种无法兼容的社会角色。

刘积仁告诉记者,当他还是东北大学的一名教授时,一个日本人对他说,教授做商业是永远不会成功的。这句话让刘积仁印象深刻,“好奇心”让他产生了尝试的念头,也让刘积仁一直走了下去,并走向了成功。“每一个人,包括很多的年轻人,都会有试一下的心态。东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为所有的年轻人创造这个机会,我们不要怕他们犯错误,我们要让他们勇于去尝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教授出身的刘积仁更坚信“读书是有用的”,“如果你在一个环境下面让你的员工学习,他们一定会成长的。”所以,东软有一个EMBA学校,每一个管理者都在学校里学习,“他们会因为犯了错误来学习,会因为遇到一些实践来学习,他们很少会讲空洞的、不可操作的事情,这样使我们规避了很多的风险。”

从小到大和商业从没有直接关系的施正荣则认为,“知识分子创业,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技术不是唯一的。搞技术出身的人都把技术放在第一位,但搞企业要把市场放在第一。首先要以企业生存盈利为主,在创业的过程当中,这个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

评委给施正荣的评语中写道:“中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却成就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施正荣却把前面一句话给删掉了,“我还是一名科学家,公司的研究开发仍然由我负责”,他认为,自己和别的科学家不同的是抓住了市场机遇,从而取得了市场上的成功。

施正荣认为,知识分子认为自己最聪明,所以往往会忽视对手的一些优点,不知道如何利用对手的优点来为自己达到目标而奋斗。“如果要把企业做好,必须要充分发现敌人的优点”。在公司里,施正荣号召员工要互相欣赏,“这样大家就会充分向别人学习,避免每一个人的短处”。他表示,还要利用社会的力量来整合资源,甚至获得竞争对手的资源。(《中国青年报》10.1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