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短辑

2007-10-2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国学”的两个前提

朱维铮在2007年第9期《书城》上说,现在讲的“国学”没有一个衡量尺度。如果讲“国学”,就必须先确定两个前提,第一,我们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包括台湾在内,这是我们“国”的空间范围;第二,要承认中华民族是个复合体,“国学”一定要包括各

个民族群体,要尊重民族、信仰、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等的多元性。要讲国学,就非得讲这一条,不能说国学的核心就是孔子和儒教。

西方文明有“儒学基因”

陈群在10月16日《青年参考》上说,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中,儒学曾起过巨大的启蒙作用。17世纪,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160多位传教士到达中国,在给中国带来全新宗教、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吸收了中国文化,翻译了众多的中国历史和哲学著作,对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产生过重要影响,提出了“儒耶同质”的思想。那种认为民主就是西方民主,儒学是现代化的文明障碍与精神桎梏的观点,真乃“历史的误会”。

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历史命运

郑志强在2007年第5期《贵州社会科学》上说,除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之外,金属管形枪炮堪称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然而,这项发明的重要性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先进武器技术的高度保守性垄断,直接造成了典籍记载的信息缺失,使中国人自己在长时期内从未主张过这一成果的发明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