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孙阿姨的幸福生活

2007-10-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假如最幸福为10分,最不幸福为0分,你给自己的生活打多少分?”

“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应该在八九分吧。”上海的孙阿姨对记者表示。

9月23日,复旦大学博弈论与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对上海市808位居民进行

了抽样调查,形成了《上海居民幸福感问卷调查报告》。

“国民幸福总值”被关注

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孙阿姨每天的家务劳动主要是照顾两位长辈,以及丈夫和女儿。对于她来说,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上海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她的幸福感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孙阿姨感觉最为突出的变化是住房。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家祖孙三代人,都住在14平方米的房子里面;到了1990年,单位开始分房,达到60平方米;而进入2000年,孙阿姨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单价已经从当初的每平方米3000元涨到了现在的12000元。孙阿姨觉得进入了小康生活。

居民的幸福感日益成为经济学关注的话题,“以往衡量富裕程度的是国民生产总值,现在讲起来,叫做国民幸福总值。”本次幸福指数课题组负责人,复旦大学教授谢识予表示。

收入多少的人最有幸福感

幸福调查中,家庭月收入1500元以下的平均幸福程度为6.35,而1500~2999元的为7.16,3000~4999元的为7.31,5000~7999元的为7.32,8000~11999元的为7.14,12000~19999元的达到7.57,2万元以上的为7.47。

虽然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但随着家庭收入达到2万元,幸福指数却出现了下降。

“最低收入居民的幸福程度低是因为生活条件较差。家庭月收入8000~11999元居民的幸福感偏低,可能与中高级白领的工作压力大有关。”谢识予表示。

孙阿姨也梳理了自己收入的变化。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家庭月收入仅60多元,后来就稳步增加,直到1990年以后,达到了1000元以上。而此后的变化速度就逐渐慢下来,直到现在仍旧维持在不到2000元的水平。

不过孙阿姨表示,家庭收入增长中,依赖于工资部分的越来越少,特别是近年来,来自资本投资的回报已经超过了工资收入。

1992年,孙阿姨购买了股票认购证,截至1995年,孙阿姨有5000元投资在股市中,虽然当时只是抱着玩玩的思想,不过现在这笔钱已经增长到20万元。

“我的投资理念和大家不一样,我喜欢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很多人看到跌就‘割肉’,2000点、3000点、5000点,觉得有危险就抛掉,而我没有,我要等到股票达到我的心理价位再抛。”

医疗保障满意度较低影响幸福感

除了收入增加和住房面积增加给孙阿姨带来了幸福感外,孙阿姨唯一觉得幸福感下降的领域是医疗保障。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享受“实报实销”医疗保障的人,现在孙阿姨觉得对于医疗方面的支出,“假如家里没有人生大病还好,有人生大病就会比较困难,没有之前那么舒服。”

谢识予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接受调查的上海居民中,6.3%对医疗和社会保障很满意,30%比较满意,21.4%不大满意,13.1%不满意。通过这样的调查可以找到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被忽略掉的方面,比如社会医疗保障和环境污染等领域,是满意度相对较低的领域。(《第一财经日报》10.2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