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增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传统文化影响力

2007-11-1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近日,一套新的节假日方案正在征求社会意见: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调整为除夕,将“五一”国际劳动节调整为一天,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用传统节日传播民族文化内涵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很早就在“两会”上提出提案,建议春节假日提前一天。

他说,“年”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旧的一年去了,新一轮生活开始。这时候,人们对生活充满热望。春节最重要的就是年三十晚上。除夕不放假,人们没心思在单位工作。春节后过了初五,年已结束,该拜的拜过了,后两天基本上是“垃圾时间”,没有什么内容。假期前调一天,才与人们对过年的期待合拍。保护民俗文化,首先要了解民俗的心理、传统的规律,保护才有效果。

春节过后的另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是清明。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祭拜先人,上坟、献花圈,这跟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忘祖先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节日仪式增强了同根同祖的家族、民族认同,增强了家庭乃至民族的凝聚力。

端午也是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节日。在中国境内,除汉族外,许多少数民族也都传承着这一节日。端午前后正值夏季来临,蚊虫滋生,疾病容易流行。在古代缺乏医疗设施的情况下,很忌讳这个时令,称此月为“恶月”。端午习俗中有吃粽子、悬挂菖蒲、喝雄黄酒等节日仪式,都是为了祛病、防五毒,保持身体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端午节的人文色彩越来越浓,添加了纪念文化名人等文化元素,如纪念屈原、伍子胥等。

闻一多《端午考》认为,中国的端午节是“龙的节日”。至今在中国南方各地流行的端午节期间划龙舟的习俗,可能是这种原始古老的崇龙观念的遗留。“龙文化在端午节得到了发掘和弘扬。”

在我国民间,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传统节日。“中秋具有团圆、和谐、吉祥、平安的主题。中秋节的团圆主题体现了一种民族的凝聚力,这个主题贯穿所有节日,在全人类的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对记者说。

保护传统节日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高丙中教授说,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中国极其多样的习俗的代表,是一种成熟的文明缩影。既是先辈长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规律的产物,包含着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也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的集中体现。

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在世界上、在华人文化圈中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清明节时,许多海外华人万里迢迢回到家乡给先祖上坟。增设这些节日为法定节假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将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加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影响力,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传统文化保护不能仅靠节假日制度

“过去,我们的老百姓有很多都不识字,为什么民族传统几千年仍旧不断呢?”段宝林对此认为,每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很多内容。比如拜年的时候,亲朋好友之间很多礼节,许多非常细微的地方都承载了民间传统文化。各种民间的社会活动、艺术表演如秧歌,过去都很丰富。如果这些传统文化可以恢复,对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人民群众之间的团结是非常有益的。人民群众生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里,就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养育。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爱,在节庆的过程中令人难忘。

南京大学教授陈竞认为,如果只是放假,意义不大。应当相应开展面向百姓的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光明日报》11.9)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