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拾起的节日,丢失的传统

2007-12-1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春节拜大年、贴对联、逛花市、看花车、封利市;清明踏青、扫墓;端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看花灯;重阳登高、祭祖;冬至吃汤圆……

节庆文化是中华传统文明最直观的表达。而传统是什么?不是形式,不是教育,是爷爷奶奶塞在我们贴身小棉袄里祖传的东西,是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习惯,是你离开故土的时

候,背上身的乡愁。

可我到香港之后,才发现我用来证明自己“中国人”身份的许多印记,竟然模糊不堪。许多在香港的内地朋友,在被问起家乡哪里最好的时候,会说有几家星巴克,有几条酒吧街。老外疑惑的表情让我心惊,却没有办法。我也听不懂戏曲,不懂得祭拜之礼,不晓得中秋节要看花灯,甚至无法跟他们解释,农历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过清明、端午、中秋、重阳。

看到这两天内地新闻,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节假日调整方案。“五一”黄金周被拆散,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一天。恢复传统节日,在各界学者、教育家、海外人士奔走呼号了许多年之后,终成现实。

可这又如何呢?节日中断了五六十年,民间风俗已渐渐为人所淡忘。节日可以复兴,传统,岂是那么容易重新激活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曾把传统节日看作民族的身份证:“这些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它们和其他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道塑造了我们民族的形象,生成了这个民族身份的基因和‘身份证’,成为这个民族的整体记忆。”

但同时,他也无奈地承认:“今天发生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建设性破坏是自觉自愿的,几乎所有的民族民间的文化都在被我们自己无情地抛弃。”(《中国青年报》12.1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