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铁集团中标,咋成私人承包

2008-01-3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记者日前在福建省泉三高速公路QA6标段工地采访,目睹了一幕幕怪现象:中标单位是打着中铁集团旗号的分公司,幕后控制人却是福建本地的私人老板;一级资质企业出面包揽工程,工地上活跃的却是大大小小的包工头;合同造价超过3亿元的大工程,却迟迟难以兑现300多万元的农民工工资……

这种怪现象的背后,是当前工程

承包建设的种种”潜规则“。

中铁18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虽然是该标段的中标人,但实际承包人是一黄姓老板。中铁18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继忠对此解释说,公司与黄某是“合作联营”,“我们资金紧张,黄老板有资金实力”,在保证3%的收益后,这一工程就从该公司转移到黄某手中,并继续向下分包。

分包环节的利润有多大?一份2006年4月签订的路基投标报价汇总表中给出了答案。这一总预算价为5192.3万元的工程由几个部分构成,其中路基部分,中标价在预算价的基础上下浮了26.1%,路面部分下浮15.8%,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下浮22.4%,绿化及环境保护下浮17.6%。最终这一工程以3898.1万元的价格分包出去,差价达到1294万元,比预算价减少了24.9%。

一位小包工头说:“每转手一次,都有下浮的点数,层层扒皮,像我们最终带着农民工在工地上干活的,赚不了几个辛苦钱。”

在这条8公里多的工地上,目前共有10余家施工队,而在两年中,各类包工头进进出出十分频繁。不断有人脱手出去,承包价格就越来越低。

闽江工程局的一位评标专家表示,虽然国家对承揽工程有一套严格的招投标制度,但“潜规则”的盛行使资质的“门槛”作用无法发挥,形成了“大企业出牌子,私人老板出钱,农民工干活”的不正常现象。一些造价上亿元的大工程在招标之前,已经成为私人资本和有资质大企业“合作联营”旗号下的囊中之物。只要不发生重大事故,谁又愿意“节外生枝”呢? (《新华每日电讯》1.2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