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国老记者关注中国60年

2008-03-1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这是2004年罗德里克出席活动时的资料照片

美国资深记者、“中国通”约翰・罗德里克3月11日在夏威夷州火奴鲁鲁市逝世,享年93岁。

曾经把罗德

里克聘任为常驻记者和特约撰稿人的美联社发布相关消息,突出了罗德里克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对中国革命的报道。

“老眼”看奇迹

罗德里克为美联社撰写的最后一篇稿件今年2月18日播发,以中国首都北京今年将主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主题,告诫读者:欲了解奥运会对于中国的意义,就需了解中国过去许多年间经历的苦难历史。

他写道:“在我这双老眼看来,中国经历苦难和流血而得以生存,在如此短时期内从贫困状态跃升为地球上最富裕国家之一,几乎就是一个奇迹。”这篇文章,也是他从2006年开始每月撰写一次的北京奥运会系列之最后篇章。

“幸运”述历史

在同一篇文章中,罗德里克述及了他与已故两代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接触和了解。

他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结识毛泽东,1979年在北京结识邓小平。前往延安之前,他身处昆明,在作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身的战略情报局供职。1945年11月,他以记者身份抵达延安,时年31岁。“前往延安,与所有那些(中国共产党)人见面,是一个转折点,”他曾回忆道,“那对我而言是一场突变”。

在《报道中国》一书中,他写道:“我钦佩一个事实,即他们正试图为贫困的中国人做些事情。”

2004年8月29日,罗德里克在美国《洛杉矶时报》上发表了题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在迪克西使团与美国人相遇》的文章,这样写道:“我1945年第一次来到紧邻戈壁滩、处于封锁之下中国共产党首都延安,惊愕地注视着那里1万个窑洞。当我看到星条旗在美国一个军事观察团的旗杆上高高飘扬时,心中愈发感到吃惊。

“这个军事观察团通常被称为迪克西使团,是由美国官兵组成的一个小兵营。这个组织存在仅4年,但创造了一项纪录:它是第一个与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及其身经百战战友们接触的美国官方组织,比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1972年访问中国早28年。”

“激情”对中国

罗德里克1914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沃特维尔,是家中幼子,16岁时成为孤儿。他的新闻从业经历始于15岁,当时在家乡为《哨兵报》工作。1937年,大学毕业后,他加入美联社。

不过,对中国感兴趣,在他记忆中,是从13岁时在家乡一座高尔夫球场上打零工充任球童开始。“一名高尔夫球手刚从访问上海的旅途中返回。他给大家看了一些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1942年加入美国陆军,次年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日语,继而作为战略情报局工作人员进入中国。日军投降之后,他在中国城市重庆再次加入美联社。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他以记者身份随团,见证了中美“乒乓外交”。1979年,他再次重返中国,设立美联社北京分社。一位美联社同事回忆道:“他总是告诫我们,大家需要不断学习。如果某一天自以为已经完全了解中国,那就是你卷铺盖回家的时候了。”

美联社报道述及罗德里克之于中国,用了“激情”和“萦绕”等词汇。

罗德里克一生从事文字工作,最终参与草拟了自己的讣告:“讣告中……对我的赞誉可以是,我这一生付出值得。”(《北京日报》3.1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