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双江:评委为何频频口误

2008-04-0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两年一届的青歌赛,让点评嘉宾余秋雨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孔子是战国后期人”,“但丁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上届一样,他的点评再次成为人们的话柄。对此,本届大赛监审李双江表示,“即便是因为余秋雨和徐沛东学问广博,请他们来做评委,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百科全书,况且百科全书中也是有错字的

。”余秋雨频频出现口误的原因是什么?

李双江认为,是由于“他的压力甚至比选手更大”。其实评委关于文化知识考题的准备,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为了让比赛更为公平、透明,每晚直播前一个小时,选手们才会从500道备选题目中抽取14道,作为当晚比赛的题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评委们才能真正接触到这14道考题……“经常能看见他(余秋雨),进化妆室整理仪表,然后带着新鲜出炉的当晚考题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备课’,很多时候是没什么准备就直接上阵了。”李双江说,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化知识考核是考选手更是考评委。

“作为一名学者,一位畅销书作家,大家对于余秋雨的期待和要求似乎也更高。讲得少了,会说没有水平;讲得多了,又有卖弄的嫌疑;出点纰漏,更是被千夫所指了。坐在这个位置上需要相当大的胆量。”李双江笑言,他有时会称余、徐两人为“余大胆”和“徐大胆”。李双江回忆,自己在现场表演中,也曾多次出现过失误的情况。一次在国外演唱《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时,他唱完与题目相同的一句歌词后,就怎么也想不起来下一句,结果就只好始终重复“玫瑰花”,从头唱到了尾。“当时脑子是僵的,国外的观众听不出来,国内人急得直冒汗。”李双江说,况且这还是他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曲,对于余、徐二人来说,题目不是他们自己拟定的,他们也是直播几小时前才能拿到题目,直播时大脑进行高速运转,会有无意识的失误。(《北京青年报》3.3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