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公车改革难产的警示

2008-04-1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公车改革看作是代表我国某一类型改革的典型案例。

整个社会对公车改革的共识是非常高的。但在过去30年的改革过程中,我国的公车制度一直没有受到根本性的触动,情况反而是日甚一日。公车改革到底体现的是怎样一种逻辑?也许只有放到整个改革的大背景中去,才能看得清楚。

人们经常

提到,中国的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而中国的改革之所以成功,也就在于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模式。但是随着时间的伸延,一些只有在较长的时段中才能显露出来的逻辑和结果开始慢慢显露出来。

首先,中国的改革真的可以完全用渐进式改革来概括吗?现在看来,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越来越不确定。不错,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找出许多渐进式改革及其成功的例子,但在这30年的改革史上,越是靠近后半段,越是难以用渐进式改革来概括,或者貌似渐进但却是失败的例子就越多。以公车改革为例,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不称之为渐进,但结果却是这样的现状。而另外的一些改革,比如国企改革中部分职工的失业下岗,无论是按照时间标准,或是按照其他的什么标准来衡量,则都可以称之为激进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激进与公车改革的渐进,无疑形成鲜明的对照。

最近这些年,在我们的改革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倾向,即凡是涉及减福利的,都非常神速,而凡是涉及削特权的,都进展缓慢。原因何在?就在所涉及的对象不同。人们常常是在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之间进行争论,而在这样的争论中,对改革的放弃与渐进式改革往往被混为一谈。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的新背景,新的制约条件,也是需要我们正视的。(《北京日报》4.1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