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赋宁―中西文化架桥人

2008-05-1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72年,英国首相希思访华,突然提出一个要求,要到北大听一堂英语课。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希思希望通过听课来了解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中国大学英语状况。

让希思始料不及的是,他竟然听到一堂高水准的英语课。授课的教师操一口漂亮的英式英语,纯正、优雅、平实,发音甚至比许多

西方人还标准。这位教师,就是时年55岁的北大西语系教授李赋宁。

“能考取清华大学是十分幸运的”

李赋宁进入清华大学时,其外文系的师资力量之强,在国内大学中屈指可数。外文系主任王文显早年留学英国,在清华大学讲授西方戏剧;吴宓从美国留学归来,讲授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赋宁随学校迁往湖南。他的大三学期,就是在南岳衡山圣经学院度过的。当时衡山上学术空气浓厚,讲学之风甚盛,学生可以自由聆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汤用彤讲印度哲学、金岳霖讲逻辑、闻一多讲《诗经》、钱穆讲中国历史、吴宓讲西方文学史……短短一个学期,李赋宁如饥似渴地吮吸着世界文学的精华。

对那段岁月,李赋宁充满感激之情:“生活在这样的学术气氛中,耳濡目染,受到不自觉的熏陶,这对我们选择今后的生活道路无形中也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1939年,李赋宁大学毕业,吴宓又一次成为他的人生导师。吴宓对李赋宁说:“你既然爱好法国文学,何不报考法国文学研究生?”于是,李赋宁投到吴达元门下,研究莫里哀的喜剧。两年后,李赋宁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被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聘为教员,开始了他终生的外语教学生涯。

中国外语界的一代英才

1946年,李赋宁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时,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学习美国大学英文系的教学与科研方法,争取学成回国后有助于提高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学术水平。

在耶鲁大学时,李赋宁曾和留学英国牛津大学的同学王佐良、许国璋,以及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周珏良通信,相约共同回国执教。多年后,他们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的最佳搭档,被人们称为英语教学的“绝配”。

1949年底,王佐良、许国璋、周珏良回国,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第二年4月,李赋宁也回到阔别多年的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调到北京大学任教。

有学生回忆道,李赋宁在讲课时带给学生的那种来自情感的冲击:当他讲到德伯家的苔丝紧紧地抓住订婚戒指,生怕被未婚夫遗弃时;当他讲到奥德修斯漂泊10年回到家乡时容颜大改,只有他的老狗认出他时……李赋宁常会声泪俱下。学生们则在他如此生动的授课中,一点一点地体会着另一种语言的神韵和魅力。

2005年4月,李赋宁去世周年前夕,他的遗作《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一书出版。那是李赋宁以85岁高龄的病弱之躯,用自传体的形式,为20世纪中国的外语教学写下的一部历史。(《百年潮》2008年第5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