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神奇的“翁文波理论”

2008-06-0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翁文波,地球物理学家,于1912年2月出生于浙江宁波,1994年11月18日逝世。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6.8级地震。受周恩来总理之命,翁文波开始探索地震预测这一难度很大的前沿科学。他重新操起30多年前学士论文《地震预测》的旧业,着手研究天灾预测工作。“文革”开始,翁

老被打入牛棚,任何仪器都挨不上边了,手边仅有地震发生的历史数据资料,惟一可进行研究的手段仅仅是计算。翁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计算,算出了我国和世界许多诸如地震、旱涝之类的重大天灾,其测程时间之远、预测数据(包括时间、地点、灾害级别)之精准,令西方科学界瞠目结舌,开创了与传统物理预测地震方法不同的数学预测法。

翁文波对1982年~1992年国内地震预测60次,实际发生52次,错报8次,准确率86.67%;时间平均误差41.75天;地点平均误差399.71千米;震级平均误差0.72级。对1986年~1992年国外地震预测次数70次,实际发生58次,错报12次,准确率82.85%;时间平均误差48.35天;地点平均误差692.10千米;震级平均误差0.61级。有的预测精确,令人惊叹,如预测

1989年4月26日墨西哥7级地震,实际时间仅提前一天,地点完全准确,实际震级为7.3级,仅差0.3级。

2006年的《灾害学》第三期上,曾发表了一篇《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论文,主要作者是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龙小霞,参与者还有她的灾害预测课任课老师延军平等人。该论文在对川滇地区强震灾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翁文波理论作出了预测:在2008年左右,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6.7级强烈地震。

博士生导师延军平在汶川大地震后说:“物理预测和数学预测是地震预测的两个流派,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把数学预测和物理预测相结合,提高预测效率和准确率呢?”(《羊城晚报》5.2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