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地震救援中的“国家队”

2008-06-0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有一支140人的专业队伍马上就到。”5月12日汶川地震当晚22时,在都江堰市中医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这样安慰失踪人员家属。被总理寄以厚望的“专业队伍”指的是一支以王念法等人为骨干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国外,他们被称作“中国国际救援队”。

地震后,这支队伍成了第一支到达救灾现场的专业救援队。在都江堰,在绵竹汉旺镇,在汶川映秀镇,在北川,王念法和他的队友们先后在48个点上,进行了216个小时的救援。在这场与时间争夺生命的战斗中,这支183人组成的队伍,代表了一个国家在科学搜救上的最高水平。

装备是常规,人是关键

身为中国地震搜救中心保障部副处长,司洪波总是提到“科学施救”。比如一块盘子大小的气垫,它能支撑起1吨的重物。原理并不复杂:气垫是由防弹材料制成,没充气时瘪瘪的,救援队员用一个6.8升的气瓶把压缩空气压入气垫内,气压产生的动力就能顶起楼板。方桌大小的气垫,理论上可以撑起68吨的重物。

在搜救过程中经常被用到的还有三种生命探测仪。一是利用光反射原理制造的光学生命探测仪,俗称“蛇眼”。这种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就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基本确定被埋压人所处的位置。称之为“废墟中的胃镜”。

声波生命探测仪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这种仪器配有6个振动传感器,它能根据各个传感器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即使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理论上,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颤动,探测仪也能感觉出来,因此被称为“废墟中的听诊器”。

2007年刚引进的雷达生命侦测仪会连续发射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接收器不断接收反射信号,就像是一台“废墟中的CT机”。“装备配置只是常规的,关键还在于人。”司洪波说,这里面包括专业知识、经验还有信念。

专业性体现在科学施救步骤中

5月15日,40名队员被空运到映秀镇。因为直升机负重的严格限制,队员们总共只带了4件装备:一个可以剪切或扩张的设备、一把凿子、一根撬棍、一柄锤子。

在一栋楼里,十几名志愿者早在一天前就发现了一名被压在预制板下的幸存者,但他们无法徒手搬开数百斤重的预制板,也找不到能够支撑的设备。教官卢杰赶到,他让志愿者们用绳子把预制板两边绕起来,再穿过几根钢管,4个人合力把预制板扛了起来。

在搜救过程中,国家救援队总是被派到灾情最严重和搜救环境最复杂的地点。在东汽中学,他们在几支救援队搜救之后,又救出11名学生。

在卢杰看来,救援工作的专业性更多体现在“科学施救”的步骤中。首先是判断适当的施救地点。因为汶川地震发生在下午,因此学校和医院是重点搜救区域。如果地震发生在晚上,重点将放在居民区;如果灾难发生在周末,重点将放在商场等公共场所。其次是发挥救援工作的专业性。比如在东汽中学,当有人正在考虑移走幸存者上方的大梁时,国家救援队队员已经凿破了幸存者身下的水泥板,把人从下面的通道中救了出去。(《中国青年报》6.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