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伤痕文学”第一人卢新华

2008-07-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78年上半年的一天,卢新华就读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宿舍4号楼的拐角处,男男女女的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地拥挤着,互相争看墙上贴着的小说。

这就是那年卢新华创作的小说《伤痕》。

小说内容是个很简单的故事。“文革”时期,一个叫王晓华的女生,看到母亲被康生等人诬为女叛徒后,认为母亲是可耻的

,于是与母亲毅然决裂。为了改造自己,也为了能够脱离“叛徒”母亲,她选择了上山下乡,到渤海湾畔的一个农村扎下了根。只是,在她的改造过程中,尽管作了最大的努力,但始终不能融合到当时的主流的“上进”行列。终于,一个原本朝气蓬勃,脸上还有些许红润的年轻女生,成为了一个“沉默寡言,表情近乎麻木”的年轻知青。母亲来信,讲述自己被“四人帮”陷害,已病入膏肓,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再看女儿一面。但对组织充满崇拜的女儿怎会相信母亲的一纸信函,最终还是母亲单位通过公函形式,才使女儿走上了回家探望母亲之路。但一切都晚了,母亲走了,她至死也没有看到她深爱着的女儿。

小说《伤痕》自贴上宿舍楼的墙报后,中文系里就失去平静。其实,《伤痕》最初的名字叫《心伤》,卢新华曾经起过两个头,因为不甚满意,就没有再写下去。后来是在他未婚妻家的阁楼上,以一部缝纫机为案,从晚上六时许写到凌晨两点,最终以泪洗面,一气呵成的。

卢新华将写好的小说拿到学校去,想请老师推荐到杂志社发表。但老师认为,这篇小说与当时所提倡的小说理论相悖。而且,根据她曾在报社与编辑们打交道的经验,她认为,这篇文章是难以发表的。

听老师这样讲,原本充满希望的卢新华只好把小说随手放进了抽屉。一天,中文系墙报主编找卢新华,问他答应给他们写的小说啥时候给他们。这样,卢新华就把《伤痕》交给了他们。

当小说被贴出在墙报头条,整个中文系轰动了。那天以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墙报前车水马龙般地热闹起来,许多外系的同学都纷纷结伴而来观看。曾在安徽蒙城当过知青的女老师孙小琪,通过女友俞自由,将小说传给了《文汇报》编辑钟锡知。

《文汇报》得到小说后,颇为震动。但当时正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还没有得出结论。由此,《文汇报》主编马达也不敢自作主张,当文章传送到宣传部领导的手上后,宣传部主管文化的副部长洪泽把小说大样带回家仔细阅读。在读到动情时,这位副部长的失态被下班回来的女儿撞个正着。女儿在看了文章后也不由潸然泪下。终于,《文汇报》于1978年8月11日正式刊载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当小说被《文汇报》以一个整版刊载后,整个社会都为之轰动。其实,小说发表前,卢新华曾做了很多遍的修改。报社曾给卢新华提出了16条改正意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结尾处。卢新华原本写的是“除夕的夜里,车窗外墨一般地漆黑”。报社的同志说,这可能会产生影射。四人帮粉碎了,怎么还会漆黑一片呢?于是,卢新华将结尾改为“车窗外五彩缤纷的灯火时隐时现”;为了能够让人看到希望,还给小说加了一个光明的尾巴:“晓华大踏步地向南京路走去”。

当时,《文汇报》的发行有一百多万份,上海几乎每个里委,或者小巷的热闹场所都有免费的阅报栏。在报纸发表《伤痕》的当天,那些散布在上海街头的报栏前人山人海。几乎人人都在为《伤痕》落泪,人人都在为王晓华悲惨的遭遇痛心疾首。

若干年后,卢新华的同学陈思和回忆说,报纸发表卢新华小说后,竟然连作者本人也难以买到当天的《文汇报》。

卢新华的老家是江苏如皋,父亲在渤海湾畔当兵,于是,卢新华就在山东的长岛,一个靠海的地方度过了童年生活。

15岁那年,卢新华随着父母的转业离开了熟悉的大海,到了江苏南通。1973年19岁那年,他到山东曲阜当了三年侦察兵。1976年,他离开部队,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

(《档案春秋》2008年第6期汪建强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