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竞技场上的心理大战

2008-08-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拼的就是“心理极限”

赛场故事:200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澳大利亚选手琼斯在女子100米蛙泳半决赛时打破了世界纪录,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在向所有竞争对手示威:“我半决赛都破世界纪录,冠军你们就都别想了。”企图使其他选手在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前发挥失常。时年19岁的中国小将

罗雪娟在不寻常的挑战面前采取了不寻常的战术,比赛刚一开始,罗雪娟就用全力冲刺的速度打乱了琼斯的节奏,双方在拼搏着体能和速度的同时,也在拼搏着心理的极限。最终,罗雪娟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夺冠呼声最高的强大对手琼斯。

专家点评:人们将某个人的最大心理承受能力称之为心理极限。心理极限的大小,因事而异,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越大,他的心理素质就越好,心理健康状况就越佳。琼斯输就输在对自己的心理极限负荷承受力没有把握,在被动与犹疑的局面中输掉了冠军。

神秘的“克拉克现象”

赛场故事:2004年8月22日下午,雅典奥运会男子50米自选步枪决赛。排名第一的美国选手埃蒙斯领先排名第二的贾占波3环,就在人们期待埃蒙斯打出卫冕冠军的最后一枪时,赛场上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颗子弹神秘地从埃蒙斯的靶纸上消失了。经裁决,埃蒙斯的最后一发子弹脱靶。有“射击神童”美誉的埃蒙斯让这场本无悬念的比赛,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局。这一现象被国际媒体议为“克拉克现象”。

专家点评:所谓“克拉克现象”是指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正常表现出所具有的竞技能力,比赛失常的现象。在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中,除体能与技能外,运动员的临赛心理是决定比赛最终结果的神秘力量。当运动员的压力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运动心理学中的“应激突变模型”原理。

  巧用“心理暗示”

  赛场故事:历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纪录于一身的中国选手刘翔,写就了男子110米栏旷世传奇。然而,刘翔的世锦赛冠军却来得有些曲折。在大阪世锦赛之前,还没有人能够在第九道(田径场跑道最外边的一道)拿过世界冠军,有人将这称之为“第九道怪圈”,谁也不愿被分在第九道。在决赛抽签时,刘翔意外地抽到了第九道。跑道位置不好,再加上近来古巴小子罗博斯进步神速,刘翔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刘翔却以12秒95的成绩在第九道夺得冠军。他的胜利来自于他的自信,而他的自信则来自于已经形成思维习惯的积极的心理暗示。

  专家点评: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两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刘翔多年来保持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即对所有的事情采取一种豁达的、肯定的、积极的态度,也就是总给自己一种良性的心理暗示。比如说在训练日记里,不管今天比赛是否失败,动作是否失误,是否受到了教练员的批评,但最后一句话一定是落在积极的语言上,对自己说:明天我的技术还会得到改善,或者明天我可以放一个大假,彻底休息一下,等等。

看谁有“空杯心态”

赛场故事:奥运会网球比赛抽签仪式上,每当实力悬殊的选手被不幸抽在一起时,现场都会发出“哦――”的齐声轻叹。2004年,雅典奥运会,当拥有36个单打世界冠军头衔、9个双打世界冠军头衔的大威廉姆斯和鲁宾被抽到和女双8号种子孙甜甜/李婷首轮相遇时,现场就发出了这么一声轻叹。然而,大威/鲁宾在比赛当中意外地遇到了孙甜甜/李婷的顽强拼搏,尤其是当她们出现挫折后,全然没有心理准备,备感困惑,个人技能的发挥受到抑制,整体水平大打折扣,结果爆出了高手落败的大冷门。

专家点评:现代心理学中所说的“空杯心态”,是指做事前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即从“零”开始,而不是骄傲自满。因为以往取得的辉煌成绩更容易变成精神上的包袱,使得运动员摆出“保”的姿态进行防卫,对自己的潜能产生一种限制力。轻装上阵,在孙甜甜和李婷的夺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能否怀着“空杯心态”上阵,至关重要。

(《人民政协报》8.6 黄萱 李木元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