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志愿者对奥运会的贡献

2008-08-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北京奥运会共有来自98个国家或地区的志愿者7万多人。在1896年雅典奥运会上,当时还没有“志愿者”这一概念,但社会上开始出现以家庭成员或朋友为单位组成的志愿者组织。这些组织规模小且不为人知,却对当时的奥运会提供了重要支持。此外,还有一些由各种联合会、俱乐部组织起来的匿名志愿者,也为奥运会提供了及时服务。

“童子军”成主力

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第5届奥运会上,童子军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他们主要负责传送信息、维持秩序、帮助公众,并担任运送旗帜等工作。此后,童子军开始在多届奥运会上进行志愿服务。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希特勒在开幕式等活动中使用纳粹青年营人员,将童子军志愿者排斥在外。后来,在意大利和德国还出现解散童子军的活动。值得庆幸的是,二战后童子军躲过纳粹劫难,得以继续为奥运会服务。

为主办国解难

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当时的主办国芬兰没想到竟有69个国家和地区的4925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还有游客、记者、体育官员等7万余人。由于当时的奥运会还没有商业赞助,主办国财政压力很大。为此,奥组委不得不重用大量志愿者来承担各种工作。当时共有2000多名童子军成员从事奥运志愿工作,很多女奥运志愿者受到嘉奖。这改变了女奥运志愿者地位不受重视的情况。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奥运志愿者开始承担一些技术性工作,如赛场设施维护、技术咨询、导游和翻译等。而且,奥组委首次对志愿者进行了系统选拔和培训,为后来历届奥运会的志愿者组织培训打下了坚实基础。

渐成正规军

尽管奥运志愿者越来越重要,但仍未正式纳入奥运会组委会的工作重点。到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这种情况才发生根本转变。

在这届冬奥会上,来自世界各行各业的6000多人,组成了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奥运会志愿者团队。这支团队不属于任何特定组织。在经过周密培训后,他们被组委会根据各自的技能和特长分配到奥运会赛场的各个岗位上。由于符合当代志愿者特征,这次冬奥会所建立起的志愿者服务模式在以后的奥运会上得到传承。它标志着奥运会组委会开始把志愿服务列入议事日程,并纳入组委会的整体规划中。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志愿者人数达近3万人,作用也变得更重要了。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奥运会志愿者概念正式被奥运会官方报告确定:“奥运志愿者是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以个人的无私参与,尽其所能,通力合作,完成任务,而不接受报酬或索取其他任何回报的人。”奥运志愿者们为奥运会所做的贡献终于获得了进一步的认可与重视。

(《世界新闻报》8.5 金点强 王硕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