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城市文化史“活灵活现”

2008-08-2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城市文化史研究日益成为中外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不久前,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届近代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对城市文化史的研讨,引向了新的深入。

我以为,研究城市文化史,只有沉潜下去,深入进去,方能闻其味、听其声、观其形、摄其魂,才能真正将城市文化史写活。

市之味

城市是有味的,这种味,既是一种气味,更是一种韵味。海港城市的空气中时常有一种咸湿的“海味”,这是大海呼吸所散发的气息;滨江城市码头一带的空气中往往有浓浓的柴油味;至于酒楼中所飘逸出的菜香、茶室中所缭绕的清香、公园中馥郁的花香,更是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勾起无数的回忆、无尽的遐思。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城市之味。农业时代城镇中弥漫的柴草味、工业化初期城市中充斥的煤烟味、高速工业化时代城市道路上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味,均是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象征性气味。

为什么大家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城市柏油马路的气味记忆尤深?因为那时国产劣质柏油铺就的马路,给城市带来崭新面貌的同时,也带来难闻的气味和夏日里粘鞋的烦恼。

城市之声

城市有城市的声音,乡村有乡村的声音,但乡村即使有声,也是静的;城市即使无声,也是动的。

一弯新月,十里荷花,十里蛙鸣,这是乡村似的喧闹,但意境却是静的;而城市就是入夜了,市声渐息了,但仔细听,仍能感觉到城市的喘息、静夜中暗伏的盲动。因为城市是声音的世界,是喧闹的化身。

但城市所发出的声音是有着自身的历史的。古代城市之声自有其悠远的韵味与独特的个性,用心去倾听,总能领会到妙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来自古时苏州的声音;“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来自古时杭州的声音;“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是来自古时西安的声音。彼时因城市与乡村的界限还不分明,是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乡一体。

进入近现代,历史的车轮加快,城市日趋发达,也变得越来越喧嚣、躁动。无数的火车站、汽车站、轮船码头、街道、工地都是近代城市之声的策源地,而星罗棋布的影院、剧场、歌舞厅、茶肆酒楼、集贸商场,更是增加了城市音响的分贝。高速公路上日夜不息的滚滚车流声、豪华酒楼的弦歌声、超市里拥挤的人潮声、成天响个不停的手机铃声,则是今天中国城市的品牌音响效应。声音记录了城市成长的脚步!

城市之形与魂

城市还有自己的形与魂,二者之间密不可分,但又并非天然合一。城市之形,是城市的规划、形状、建筑布局、建筑风格,或宫阙楼台,有古城之遗韵;或高楼林立,有现代之雄风。但一个城市“现代”与否,有魅力与否,又不纯在其城市建筑、市政设施、交通状况这些硬件,而在于其背后看不见但感觉得到的文化意蕴――魂。

城市之魂,即城市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文化积淀和文化品味,也是一个城市所追求的精神、理念。所谓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并不在于它是最高的、最大的或最新的,而恰在于它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展示一个城市的风格,表达一个城市的追求。艾菲尔铁塔之于巴黎,伦敦桥之于伦敦,皇居之于东京,天安门之于北京,恐怕更多的不在于建筑形式本身,而在于它们所高度浓缩的文化符号。建筑形式与文化理念达于高度一致时,便成为城市的象征。

城市之魂往往体现为城市的独特个性魅力,如北京之气派、上海之典雅、广州之生猛、西安之雄浑、苏州之精致、杭州之绮丽、武汉之大气、成都之超逸、重庆之潇洒,大连之豪迈。如此等等,无不融城市之形与城市之魂为一体。

由此可见,如能开阔思路,不拘一格,写活城市文化史,的确有很多通道、很多线索、很多着力点,凡可感知的,皆是可写的,且皆是可以入史的。我们因人的不同,因对城市之味、之声、之形、之魂的记忆不同、感觉不同,就可以写出不同的城市文化史,而这样的城市文化史也才可能是有个性、有独特见解的活的文化史,不至于要么趋同,要么架空,最终流入俗套。

(《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 马敏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