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姚之队”:和世界接轨的新尝试

2008-09-0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个人、国家,利益、责任……在中国体育界,这些名词间往往存在冲突。姚明和他的“姚之队”走过的路程,展示了中国运动员在同世界接轨时产生的新变化。

6年前,美国当地时间2002年6月26日的NBA选秀大会上,休斯敦火箭队挑到中锋姚明。

在他之前,第一个登陆NBA的中国球员是王治郅。2002年,王治郅拒绝回国

参加集训,并先后拒绝代表国家队参加男篮世锦赛和出征亚运会,当年底,中国篮球协会将他开除出中国男篮,英雄突然变成了踏上不归路的浪子。

从此直到2006年间,中国篮球队少了王治郅这个“亚洲第一人”,而王治郅也无法借助中国市场提高其商业价值――这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有王治郅的先例,中国篮协对姚明前去NBA的态度更为谨慎。2002年4月20日,姚明带领东方大鲨鱼队第一次将CBA联赛的冠军留在了上海后,东方俱乐部才公开宣布同意姚明去参加NBA选秀。中国篮协也颁布新规:中国球员到国外打球,要通过中国经纪人协商转会事宜。随即在5月组织的考试中,12名篮球经纪人通过考试并注册。

为与NBA接轨,“姚之队”也在组建之中,领头人是章明基。由于“姚之队”包括通过篮球经纪人考试的中国经纪人陆浩、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海逊格博士等中、美双方成员,熟知两方情况,所以最后达成沟通,扫除了CBA的疑虑以及利益分配问题。出国前,姚明书面保证回国打四项比赛:亚锦赛、亚运会、世锦赛和奥运会。

休斯敦火箭队的法律顾问迈克尔・戈德堡回忆说,2002年6月26日选秀当天的凌晨两点,他才接到姚明的放行传真,这其实已经过了火箭队原来定下的选秀前两天的最后期限。

这一纸传真,也开始了中国篮球跟世界接轨的真正尝试。

姚明说:“我的职业生涯是由很多东西拼凑起来的:我的篮球、我的商业价值,我在NBA打球,当然国家队也属于我的篮球职业生涯中的一部分。这其中缺了任何一样,在目前的商业体育上来看都是不太可能。”

和美国不同,在中国体制下,运动员们一般要经过县、市、省层层培训和选拔,得以进入国家队,他们由国家供养,由国家管理,缺少个人自由度。相比绝大多数中国运动员,姚明最特别之处,则在其背后的“姚之队”。

不经意间,“姚之队”开始了中国人在体育领域的一个新的尝试,由专门的团队为运动员提供服务。

在章明基看来,“姚之队”包括熟悉中国体育机制、美国体育、品牌运营、媒体公关等方面的多名专家,分别从专业角度,提供信息、建议和所需要的服务,但运动员拥有最终决策权。“比如这几年,姚明想多做公益事业,我们就帮他了解,哪些项目对社会的回报更科学、更有效,但由他来最后决定怎么做。”

“姚之队”有一个规则,保证姚明不会在球场之外太累,只有当连续两天休息后,才会让姚明参加商业活动。姚明妻子叶莉的膝盖受伤需要手术,“姚之队”安排她飞到洛杉矶,请高水平的医生为其手术。这一切,自有“姚之队”安排,姚明不需要过问。

姚明登陆NBA之初,“姚之队”委托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新产品战略管理实验室为姚明做市场调研。500页调研报告的指导原则是“耐心”:“我们希望他既谨守这个国家的传统价值观,也能代表新生代的力量。”而“姚明”一词进一步被“姚之队”定位为:一个球技精湛、朝气蓬勃并有社会责任心的中国新青年。

在榜样姚明的摸索之后,易建联和丁俊晖们轻易就复制了这些。随着与“姚之队”类似的团队越来越多和越来越成熟,这一模式被广泛接受。

(《南方周末》8.28 李艳等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