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服务残奥村商家尝“甜头”

2008-09-2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可以说,北京残奥村是个小小的城中城。为了让残疾客人宾至如归,这里的商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也获得了比金钱更宝贵的收获。

在残奥村商业街上,美发沙龙是各国运动员光顾最多的门店之一。“Step,careful”,发型师助理刘雅楠正用生涩的英语提醒一名盲人运动员小心台阶。刘雅楠告诉记者,奥运会之前,店里128名

被选中参加奥运会、残奥会服务的员工都“恶补”过英语,作为助理,她还专门学习了怎样为盲人带路,怎样为坐轮椅的客人固定座位。

前台接待李卫红说:“其实对我们来讲,这次服务奥运会和残奥会就是一次员工素质训练,近两个月服务下来,员工的素质普遍提高了。”

通过服务奥运、残奥运动员,同样获益匪浅的还有商业街上的洗衣店。洗衣店通常只能看到两三个人在工作,他们忙着整理衣物、清算收入。“其他人都上门取送衣物去了。”前台接待申明武告诉记者,残奥会期间的生意比奥运会时少了一些,但工作人员却从奥运会时的10人增加到现在的14人,因为洗衣店要为行动不便的运动员提供上门送取衣物服务。同样是每天9时开门,洗衣店的工作人员却通常早上6时30分就要从位于酒仙桥的奥运会专用洗染厂坐班车出门。在这里送洗的衣物24小时后可取,而在普通门店最少要3天才能取。

在洗衣店后堂,一大批世界名牌内衣摆放得整整齐齐,这都是洗衣店专门买的新产品,用来应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内衣内裤丢失、搞混的情况,“如果我们出现了失误,运动员可以来挑件新的”。

(《中国青年报》9.15 王烨捷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