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国人爱挑食品安全“毛病”

2008-09-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挑毛病”永无止境

有意思的是,就在许多中国人“艳羡”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的时候,有些美国人却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

美国疾控中心和一个名为“美国保健信托”的民间健康维权组织最近先后发表报告,列举了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当中的各种“漏洞”,包

括现有法规过时,资源分配不均,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协调等。

美国保健信托执行主任列维说:“如果我们继续延用一百多年前制订的食品安全法律,就无法保证所有美国人远离受到污染的食品。我们需要21世纪的新食品安全标准。”目前美国食品安全方面的大部分资金都用在对“每一片鸡、猪、牛肉进行检验”上,但却使得对付大肠杆菌等现代病毒的政府资源不足。此外,美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有些做法过于官僚,不同机构之间分工不明。比如,冷冻比萨饼归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管理,但只要冷冻比萨饼上有2%以上的肉类浇料,便要划归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检验署管理。

这些批评,尽管听来有点吹毛求疵或者危言耸听,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而言,这样无止尽的“挑毛病”,对食品安全实际是一种督促和提醒。

监管者被千万双眼睛盯着

在美国,食品安全执法者本身就处在一种时时被监督,遭“教训”的地位。他们尽管手握大权,但却战战兢兢,因为有千百双眼睛在盯着。他们要面对来自媒体、科研界、消费者、国会等多方面的压力。

平心而论,美国社会总有一部分人士对食品安全问题“精神过敏”,一有风吹草动就大做文章,对执法者口攻笔伐。执法者却不得不一一认真应对,不断通过研究来证明自己决定的正确性。在这种辩论的过程中,等于是向广大消费者普及了食品安全和有关法律知识,并通过多方参与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逐步形成整个食品安全体系各个利益方的良性互动。

例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是美国食品安全系统的主要执法者,权力相当大。但就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机构,也常常受到舆论的责难。一部分消费者和科研人士,似乎专门与它对着干,挑它的刺,和它唱对台戏。

(《国际先驱导报》9.22 杨晴川 陶短房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