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陈铎:《话说长江》 领着观众旅游

2008-09-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长江之歌》演唱者季小琴、词作者胡宏伟、曲作者王世光和主持人陈铎(从左至右)

1983年8月,纪录片《话说长江》登陆央视,随即在全国掀起追看的热潮

,写给摄制组的信“用麻袋装”。25年虽逝,《话说长江》的解说之一陈铎,对长江依然饱含深情。

理念之变

记者:《话说长江》之前,我们和日本合拍过《丝绸之路》,这次也是合作拍摄的纪录片?

陈铎:这就谈到一位日本歌手佐田雅志。他想拿长江作为背景,做他的活动舞台,他唱歌,他来走长江。不过,我们对他还是有一些限制的,比如上游,就没有让他走;源头,他根本没有去;入海口,也没让他去。他们以外国人的眼光拍摄长江,跟我们自己看惯了的,倒也不一样。我们一个选片小组当时去了日本,要回来200分钟的节目内容。

记者:怎么用好这些素材,也是一个问题。

陈铎:我们的编导们在一起琢磨,就想出一个办法,来编这个《话说长江》。源头,有我们自己拍的东西;入海口,都是用我们自己拍的东西。沿途,他们没有拍的,或者他们不想拍的,我们补充。

后来,就想到用主持人,采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叙事方式,这也是第一次采用这种方式。于是,就诞生了《话说长江》。

  记者:那个年代,中日同行之间的合作是否存在碰撞?

陈铎:有碰撞,主要是观念上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新闻舆论和国外的艺术表现,是有一定距离的。过去我们出口的一些片子,回过头看,的确是宣传味太浓。大家慢慢总结经验教训,弄明白了:宣传强加于人,人家反倒不理你,也不接受。

同日本同行合作时发现,他们感兴趣的某一个点,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比如早点,北方人,我们就是喝豆浆,甜豆浆,咸豆浆,吃油条。好一点,是包子;再好一点,就是肉包子。我们司空见惯,他们觉得很新鲜。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中国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天天吃这个,他们抓到了这个点。这些视角,让我们觉得有意思。

模式之变

记者:你和虹云老师搭档解说《话说长江》,这应该是你职业生涯中的代表作、里程碑。

陈铎:只能说它是阶段性的代表作。早在《丝绸之路》拍摄时,编导找到我,说想变化一下,不想要播音腔。之前的电视解说,千篇一律,是宣告式的,是教师爷式的解说。我觉得我与观众的关系不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而是朋友关系。我可能就搂着观众的肩膀,坐在一条板凳上,对他说,那里是长江,这里是洞庭湖。角度和位置,要把自己摆对了。

记者:无论广播,还是电视,当用声音去表达世界时,语气、语调的不同,都会传达出不同的含义。

陈铎: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有一个例子,赵化勇的稿子中有一段讲到镇江和尚撞钟,他在稿件中写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起那些只当和尚不撞钟的人来说,这位和尚可谓忠于职守。”按理说,这个内涵很丰富,有当和尚不撞钟的。当对完一遍稿件后,赵化勇说:“陈铎,我们把这个拿掉。”我问为什么。赵化勇担心有人对号入座,“会有人说,你是说我在其位,不谋其政吗!我们别找麻烦了,别吃不了兜着走”。

这种顾虑也合理,作为宣传机构,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记者:难道那句话被删除了?

  陈铎:当然没有。第二天,我跟赵化勇说,“我想过了,我们电视还有教育功能,而这个教育功能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我们发现了,挖掘出这个内涵来,不容易,别轻易扔掉。”我说关键在于处理。我的处理,基本上站在朋友的角度,使用一种平和的语气。我们没有使用指责、抨击的语气。

记者:但是,这部纪录片的解说,亦如长江一样奔腾:充满斗志,慷慨激昂。这是你一贯的风格,还是配合这部《话说长江》有意选择的一种表达方式?

陈铎:《话说长江》的解说风格,是我们摸索到的。

可以说,集体创造了《话说长江》的解说风格,执行者是我和虹云。我们不是简单的传声筒,不是你稿子怎么写,我就怎么念,把它念完为止。解说中有我们的感情,有我们的思考。

生活之变

  记者:《话说长江》播出后,有没有观众给你们写信?

陈铎:信,真是用麻袋装。一个人肯定看不完的。所以,我们摄制组大家都看。

  记者:有评论称,《话说长江》当年引发的收视奇迹,载入了中国电视史史册。为何当时的观众会对《话说长江》有如此高的热情?

陈铎:当时,电视节目少,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更是少之又少,此外,大家对长江有感情,多种因素凑在一起,就制造了当年的收视奇迹。还有,当时能够旅游的人也很少。节目里面,我们会告诉观众更深的东西,挖掘背后的故事。那时,我们节目就是“大导游”,好多人没有机会走南闯北,我们就领着观众走一遍长江。

如今老百姓旅游想去哪就去哪儿,旅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记者:《话说长江》一开始播出时,并没有主题歌,而只有动听的曲子。后来,应了观众的要求,添加了主题歌《长江之歌》。这其中是否发生了很多事情?

陈铎:不是这样的。节目快要播完时,摄制组觉得音乐非常不错。说应该征集一下歌词,就是希望社会各界来写歌词,好像当时差不多有两千多份来稿,从中挑选30份,再优中选优。

经评定,大家一致认定《长江之歌》的歌词好。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作者是来自于沈阳军区文工团的胡宏伟。

胡宏伟说,当他把写有歌词的信件投放到邮筒中时,有一位朋友数落他,你傻不傻,耗这个时间干嘛!北京高手那么多,还用得着你呀。那位朋友建议,你如果真心想这事儿成,那么你就应该赶紧提着点心、水果去打点,去送礼。不搞这个,怎么能行!

最终,在没有任何猫腻的情况下,胡宏伟胜出,他当时也没有想到。

(《新京报》9.21 方李敏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