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水立方“变身”

2008-10-1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水立方――从频创世界纪录的奥运会场馆,摇身一变成为水上娱乐中心,它为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提供了一个范本。

后奥运文化旅游

“现在我们还在不断调整,还是有些欠缺的。”纪京汉诚恳地说,他是水景声光音乐

会“梦幻水立方”的演出统筹。这场演出从国庆节期间开始,为期4个月,要一直演出到春节。曾经的奥运赛场水立方,变成了充满梦幻华丽景象的水景演出现场,一边是灯光喷泉簇拥的水池,另一边则是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奏,著名指挥家杨洋、男高音范竞马都在现场演出过。

纪京汉认为,人们对场馆本身的热情总是有限的,“光看水立方就是个空池子,那没什么意思。”在他看来,“梦幻水立方”可以说是朝“后奥运文化旅游”的方向在走。

充满梦幻

喷泉、水景、音乐,这些听上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曾经风行各地的音乐喷泉广场。但是当现场演出真正开始的时候,震撼的效果会把所有的疑虑都打消。在水立方这样一个本身就充满了梦幻效果的场馆当中,看到水以各种方式表达音乐,水幕上呈现出奥运会精彩瞬间回放,再加上《奥林匹克号角》音乐当中几乎要直上云霄、冲破水立方屋顶的水柱的壮烈声势,观众们的欢呼和掌声就顺理成章了。

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创作的邹航,是这场长期演出的音乐总监。而灯光总设计则是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灯光总设计师沙晓岚。“在奥运场馆做这样的演出,奥运的元素是我们很想加进去的。”邹航这样解释他编排乐曲的动机。除了音乐选择了约翰・威廉姆斯的《奥林匹克号角》之外,“我们想让喷泉放出奥运会开闭幕式上那样绚烂的焰火来”。

“在这个地方做一台节目,还是需要品质,流行或者综艺的东西都不合适,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古典音乐。”纪京汉回忆策划之初的想法,这样说道。邹航最终选定的曲目,大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名曲和电影配乐,还有中国的民歌。现在正在演出的是第一阶段的“水之雅韵”,包括了理查・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选段)》等世界名曲。

名曲自然深入人心,名家演出也引人注目,但是水才是演出真正的主角。随着音乐节奏情绪变化,碧波池中的水会有不同反应,或如少女般柔媚,或如焰火般花团锦簇,或是随着高昂乐曲向上直冲,然后在半空中乐曲戛然而止的时刻,化作水滴落下。水声时而隆隆,时而潺潺,在高昂时刻水的巨大响声和现场音乐联手的效果,会让人想到壮观这个词,而大量充斥在空中的水雾则将“梦幻”的效果更加加深。压轴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最后的炮声,还会激发出水中的小型“爆炸”,辅以灯光特效,的确有在水中放焰火的感觉。

世界最大的室内喷泉

“我们策划了一年的时间。”纪京汉回忆他们最初开始计划的时候说道,“因为在场馆建设之前就有相关的预想,奥运会结束之后如何利用场馆资源,来做文化项目。残奥会17号结束,20号设备就开始进去,到26号全部的水景也都进去了。”

董事长、水景设计师贾志学回忆道,“要把水形做出艺术感来,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我们得把水当作演员来编排,不同的水形和不同的节奏都需要我们编写大量的程序。”纪京汉也记得,在演出中,水形的变化究竟有多少种,简直难以计数。

如今这个演出实际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喷泉水景”。

(《第一财经日报》10.15 周舒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