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茅盾文学奖:没有销量哪来影响力

2008-11-0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本届茅盾文学奖奖项揭晓(详见《文摘报》10月30日五版)后,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结果很不乐观。首先是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4部作品,麦家的《暗算》因为改编成电视剧,算是知名度高的,但好多人也没有看过小说。接下来的调查答案就更加让人沮丧:你们会不会去买这几本新得奖的书看一下?大多数人毫不客气地回答:NO。

我的调查像冰山一角,折射出茅盾文学奖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早就指出,本届申报的大部分长篇小说都存在字数过长而思想艺术不足的矛盾。所谓“字数井喷”、“半部杰作”,还是客气的说法。50万字的申报标准屡屡被突破,动辄80万字,甚至破百万字的长篇也屡见不鲜。不少评论家认为,和以往相比,此次参评作品的分量不足,影响力不够,普遍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在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反而进入了困难期。

贾平凹的《秦腔》获奖,也许是圈内看好,但大多数人反映小说不好看,趣味不足。《暗算》是这届茅盾文学奖的唯一亮点,也算是这4年文学界的最大收获之一。一是题材独特;二是作者属于新面孔;三是借助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迅速走红。这代表着文学的一种新生态,与影视作品携手共进。

文学奖固然应有独立的姿态和评判标准,但如果没有影响力,调动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产生不了市场效应。这样的奖项,影响力势必越来越小。

  (《深圳商报》10.29 杨青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