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人缺乏“话语力”吗

2008-11-0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中国在世界热议话题上往往处于“话语弱势”的境地,在成为全球媒体批评的对象时,常常不能据理力争。中国为何如此缺乏“话语力”呢?

中国是从来不缺少纵横家和雄辩家的。张仪作连横之势,苏秦行合纵主张,孟轲游说诸侯,晏子使楚讥楚王……正可谓“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角势”(刘勰语)。即便到近现代,也

仍然能看到在国际风云中所展示的雄辩家的语力光芒,在清末民初的反殖民主义运动中,梁启超、严复、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无不是世界语境中的巨人。

在当今世界语境中,中国话语权软弱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间资源不曾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画家范曾曾说过这样的话:“北京胡同里的雄辩家比比皆是”。只可惜,这些雄辩家只能用来街谈巷议、里短家长。

大凡话语权强劲的国家,一定是自由思想和自由表达的国家。鲁迅早在数十年前就断言:“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智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站得住脚。”可以断言,没有充分的自由思想和自由表达的空间,一切智识、道德、品格和思想,都无法升华和迸发出来,因而也就必然难以在现今世界话语权上争得一地位,站得住脚。

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话语力”,缺乏的是对话语的“释放力”。

(《北京日报》10.27 张心阳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