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抗旱凸显出的农业问题

2009-02-1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当前这场历史罕见的干旱,让农业问题一下子摆到人们面前。农业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农业是否存在体制性干旱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北科协副主席、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杨金深研究员。

一、这次干旱暴露出我们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上的不足

记者:干旱是不是暴露出长期以来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的滞后?

杨金深:权威数字显示,全国有效灌溉面积46%。从这次干旱给农业带来的影响和抗旱难度来看,说明我们20多年来长期忽略了农田水利建设。突出表现就是投入不足。

以河北省为例,总体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基本建设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都在12%以上。但到“六五”以后,这一比例在2.3%到6.8%之间,2001~2007年这个比重在2.7%到7.4%之间。农业基本建设中用于水利方面的比例,从“九五”期间的55.5%,下降到“十五”期间的32.1%~40.6%。

河北省每年因地下水下降和水利工程设备失修等导致2万多口机井报废。抽不出水来,原有的机井也是白搭了。

二、如何对待农业、如何对待粮食安全

记者:很多人说,抗旱花这么多钱不值得,赔钱。我们可以拿这些钱到国际市场上去买粮食。

杨金深:抗旱值不值?如果减产了是不是可以买粮食?你这两个疑问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如何对待农业、如何对待粮食安全。我的回答是,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涉及国家安全。我们必须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国家的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在基本自给,绝对不能把粮食安全这个宝押在进口上。

我告诉你,抗旱是值得的,即使花再多的钱也值得。如果今年的粮食生产搞不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就暴露出来了,接着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拿出钱来补贴农业抗旱,争取夏粮丰收是必须要做的事。

三、农民专业化组织对农田水利建设非常有利

记者:有评论说,此次干旱暴露出了农业生产也存在一个体制性干旱问题。你对这个意见怎么看?

  杨金深:农田水利建设的滞后确实有一个体制问题。一个是投资体制,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比例在减少,水利占农业投资比例在减少,同时农民自己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的比例也在减少。

第二,还有一个资金管理体制问题。国家的水利资金,一部分由水利部门来管,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修建;还有一部分由农业开发部门、扶贫部门管理。这些部门自己管自己的事情,不能对一个大区域的农业和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综合设计管理。

第三,农村经济体制问题。记者:就是组织化程度吧?

杨金深:对。现在咱们的农业生产都是一家一户,要修农田水利工程,谁家也不会自己去干,比如要引条水渠,我引过来了,成本我出,你挨着我的地,也要用水渠,但不出成本。这在经济学上叫“搭便车”。

记者:这类似于三个和尚没水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杨金深:两个解决方法,一个是通过农民合作组织,相邻地块统一施工,大家凑点钱打井修渠。还有一种形式是通过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村委会进行规划和建设。

四、应调整投资结构,补偿一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的历史欠账

记者:如何做好抗旱工作?

杨金深:一方面积极抗旱,重视抗旱,确保今年夏粮收成。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基本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这对于提高农业的长远抗风险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第三是利用好国家的政策资金。

中央用于抵御金融危机的4万亿元,再加上地方配套的投入,总共是10几万亿,这些投资要在今明两年完成。能不能切出来一块放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投资结构,拿出一些钱投入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补偿一下历史欠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农民的就业问题。这个调整既符合扩大内需的总体目标,又会使三农多方受益。

(《燕赵都市报》2.14 蔡晓辉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