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精神产品“高速度”的危害

2009-03-0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眼下,中国的文学生产速度,包括作家的写作速度,出版社的出版速度,各式文学团体、文学机构的组建速度,文学活动的举办速度,特别是“名作家”、“名作品”的出现速度,都当得起“快节奏”。据说有的诗人、作家、评论家、学术家,一部“名著”从写作到定稿,到出版,到获奖,到出名,用的时间多则一两年,少则几月几天

就是这些未经时间考验、未被有识读者严肃认定的所谓“名作”,却“快节奏”地销到文化市场上去了。加上某些喜欢“快节奏”阅读的人读之匆匆,捧之匆匆,最终结果是什么?只能是:高品位的作家和作品“快节奏”消逝。

如就记者写的通讯报道而言,快节奏是很好的事。时效性极强的新闻,不搞快节奏怎么成?至于与新闻通讯有别的其他纯文学作品,快节奏几乎是严肃创作的第一号天敌。因为纯文学的生产,虽然离不开文字生产,但又首先是精神生产,包括理念生产、观念生产、思想生产,认识生产,以及道德资源的开发,人性资源的扬弃,哲学资源的挖掘,美学资源的借用。要达到这样的可能性,靠快节奏绝对不成!

  (《文学自由谈》2008年第1期 毛志成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