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普勒”搜寻地球“伙伴”

2009-03-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美国东部时间6日22时50分(北京时间7日11时50分),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这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主体大致呈圆筒状,直径2.7米,长4.7米。携带的光度计装备有直径为95厘米的透镜,还装备有95兆像素的CCD感光设备。

它具有极其灵敏的观测能力,在太空中可以发现地球上晚间一盏普通灯被关闭的光线变化。

在为期至少3年半的任务期内,“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将对银河系中的天鹅座和天琴座中大约10万个恒星系展开观测,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开普勒”之所以将观测的目标区域定位于这一带,是因为这个方向上的观测较少受太阳等天体影响,有利于持续观测。此外,这一区域内也存在较多的恒星及附属行星。

“开普勒”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他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美国航天局负责科学任务董事会的副局长魏勒在发射前表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太阳系外是否有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这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人类探询的一个基本问题。

类地行星是指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天文学家认为这些行星上可能有生命,因而有研究意义。在地球上搜寻类地行星面临的一大困难是缺乏观测手段,因为在类似太阳系的遥远星系中,恒星和行星的距离往往较近,恒星发出的强烈光线会掩盖行星,使地球上的天文望远镜观测不到。

(《文汇报》3.8 任海军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