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赵树理与小说人物原型苟佩芳

2009-06-1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0世纪50年代,山西省长治县琚寨村在苟佩芳的带领下农业生产搞得红红火火,名噪一时。195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把琚寨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在全国宣传。1958年12月,在“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大会上,琚寨村又荣获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的奖状。这引起了作家赵树理的兴趣,于是他来到琚寨村蹲点调研,寻找创作
素材和灵感,从而和苟佩芳交往颇密。

苟佩芳出名了

苟佩芳出生于琚寨村一个贫农家庭。因幼时染天花,满脸麻子。他头脑灵活,店铺上或墙上写的字,他听人念上一遍就记住了。然而,他生性好玩,不事生产。有天,苟佩芳在外面玩了一上午,中午到家端起碗来就吃。他大弟上前抢过碗摔在地上,说:“你当哥哥的,一不称盐,二不买面,就知道来吃。”兄弟俩打作一团,闹到村公所,苟佩芳被判输了理。

日本人占领长治后,苟佩芳就出来找日本人的麻烦。据说,他拿上一杆狩猎用的土枪就敢朝操练的日军士兵开火,还时不时半夜三更地在碉堡周围瞎诈唬。日本人三番五次来村里抓他。

1937年8月,苟佩芳参加了八路军,多次立功受奖,还入了党。1945年8月在平汉战役中,一颗子弹将苟佩芳的股骨打断,支前民工硬是把他背下了战场。1947年9月,已是晋冀鲁豫野战军连长的苟佩芳回家探亲。这时琚寨已解放,苟佩芳把三弟苟发兴互助组的16户组员集中起来,又吸收了许文景等3户人家,成立了琚寨村“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0年他当上了村支书。

当时长治县的农业生产初级社有好几个,可苟佩芳办社有特色,就是宣传毛泽东思想。就在这时,长治县副县长金城来到琚寨,他很欣赏苟佩芳。1952年苟佩芳被评为“模范支部书记”。

1954年末,山西省革命伤残军人暨拥军优属模范代表会议上,介绍了苟佩芳的模范事迹,在全省引起轰动。苟佩芳一下子就出名了。

赵树理慕名而来

赵树理来琚寨的时间大概是1952年或1953年。赵树理比苟佩芳大6岁,他叫苟佩芳“老苟”,苟佩芳喊他“老赵”。苟佩芳三弟苟发兴的老伴回忆说:“‘老赵’一来就上东楼俺哥家了。他喜欢吃狗肉,看见他来了,俺哥就给他杀只狗。”叫上苟发兴,三个人就边喝酒吃肉,边说话。”

苟佩芳好说“顺口溜”,俏皮话、笑话脱口而出。赵树理很欣赏苟佩芳这种妙语连珠的本事。那时宣传要实现共产主义,琚寨人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苟佩芳就说:“早起蒸馍和尚头,晌午拉面半斤肉。到了太阳落了山,滚上二碗决片汤。”长治专区号召学习西沟村植树造林时,村里的好多社员不愿意上山种树,苟佩芳就吆喝:“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

赵树理曾经说:“老苟,你的讲话一字不差地抄在纸上,再加上标点符号,就是一篇好文章。”

那时来琚寨参观学习的人很多,听说赵树理在这里,有的人就来找他问这问那。赵树理指着苟佩芳说:“你们问他吧!他能说会写,还捎带着当支书。我可不如他。”

公社在“荫城戏院”开会时会场上乱糟糟的,公社领导就让苟佩芳先上台。他一出面,整个会场就静下来了。听过他报告的干部范仁卿回忆说,他讲得真好啊!生动风趣,有群众语言。在潞安县召开的经验交流大会上,连做饭的、烧火的师傅都跑来听。

苟佩芳不但会说,还会写,有一大笔稿费收入。那时正是农业合作化时期,各级报刊不惜版面,对农村走社会主义道路大加论述。苟佩芳一篇篇文章在《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长治市报》刊登出来。他成为劳模后,县里、区里给他准备的发言材料他不用,他嫌写得不好,自己写。

赵树理来琚寨只是走走看看,并不见他每日写小说。赵树理说:“哪那么容易呢!不考虑好怎敢轻易下笔!”苟佩芳则不然,他没有这般耐性。据原琚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杨银堂回忆,1957年村里建个养猪场,支部才刚刚开会研究这件事,苟佩芳就铺开纸写上了。说这个猪场有多少头猪,有多少个饲养员,每天能给城里供应多少肉,村里的社员自己能吃上多少等等。杨银堂问:“猪场还没建起来,你咋吃上猪肉了?”苟佩芳说:“等猪场盖起来再写就误了,咱一边写一边盖。外地参观的人来学习咱经验的时候,猪场也就盖成了。”杨银堂说有好几件事,这边还在做,那边报纸上就登出来了。苟佩芳常说:“非在报纸上登不行,咱在家里做得再好,谁知道?”

苟佩芳的有些话骗其他人还行,可骗不了赵树理。赵树理多次告诫他,可他依然故我。随着地位上升和名气变大,苟佩芳脾气变得愈来愈坏了。稍不如意,苟佩芳就站在大街上横眉竖眼地骂人。苟佩芳、苟发兴兄弟俩把琚寨村治得“服服帖帖”的,老百姓背后戏谑:“琚寨离了二条狗,社会主义不能走。”

苟佩芳不但骂社员,就是上级领导来了,也得由着他的性子来。遇上苟佩芳不高兴时,他就安排领导到最差的人家。时间长了,下乡干部就对他有意见了。

把苟佩芳写进书里

赵树理在琚寨写过两篇小说,一篇是《三里湾》。杨银堂指认,《三里湾》中的“铁算盘”是指琚寨村一个姓贾的会计,“扳不动”指的就是苟佩芳。另一篇是《锻炼锻炼》。《锻炼锻炼》里的故事情节和琚寨村当年的一些事很相似。小说里“争先”农业社的党支书叫王镇海,主任叫王聚海,是亲兄弟两个,有琚寨村苟佩芳、苟发兴兄弟俩的影子。

苟佩芳后来越来越蛮横不讲理了,他目中无人,他的一句话就能代表党的政策。1955年,他看了《人民日报》上刊登的肃清胡风等“反革命分子”的报道后,说:“国家有胡风,琚寨有没有胡风?”对他有意见的几个干部就差点成了“胡风分子”。他走在大街上,后面有社员不停叫“支书”、“支书”,他吭也不吭一声。

1958年,山西省委组织工作现场会在潞安县召开,省委组织部部长出席了会议。因为琚寨是“模范支部”,当然要来看一看。但苟佩芳却嫌省委第一书记没有来,满脸的不高兴。

苟佩芳的“犯上”引起了当地干部的强烈不满,整风时,就利用他工作中的一些错误,查过来查过去。最后,他们集中攻击苟佩芳的生活作风问题。1962年冬,长治县人民法院以“破坏军婚罪”将苟佩芳逮捕。

1964年,苟佩芳刑满释放,妻子车春兰也和他离了婚,他大势已去,小孩子们也追在他身后喊“狗腿帮”。苟佩芳到处申诉,终无果而返,1965年郁郁病死,年仅54岁。据说,当赵树理听说苟佩芳辞世的消息后,一声长叹,一语不发。

(《扬子晚报》6.7 李保文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