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将关爱播洒到每个角落

2009-06-1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当普通人安享正常生活时,一个被称为“罕见病患者”的特殊人群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陷入治疗难、就学难等人生困境。社会应当如何对待这一弱势群体?

“瓷娃娃”,生命中不堪承受之重

2009年4月3日,天津市河东区第二中心小学。

12岁的黄媛坐在一年级教室最后一排听课

,与其他孩子相比,黄媛“乖”得离奇,双腿直直地伸着,一动不动。

黄媛的母亲李文红一直守在门外。中午,下课铃声响起,李文红迅速走进教室抱起女儿,体重已有40公斤的黄媛趴在母亲肩上,一双僵直、变形的脚无力地垂下。李文红小心翼冀地抱着女儿走出教室,轻轻放在一辆平板小推车里,慢慢推回家。每天,李文红都如此接送女儿。

黄媛是一个“瓷娃娃”,和瓷器一样易碎。从出生起,黄媛就不停骨折。三个星期前,她的左腿经历了第18次骨折,石膏至今未拆。“每次骨折,孩子的脚马上肿起一个大包,疼得直哭。十多年了,孩子一直在遭罪。”说起女儿的遭遇,李文红哽咽了。

黄媛患的是“成骨不全症”,发病率万分之一。病因缘于体内一种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全身骨骼脆弱,即便不受外力,也会自发性骨折。

自从生下患病的女儿,李文红就辞去了工作,“这么些年,再怎么小心,也阻挡不了骨折,天天揪着心。”说到“骨折”这个词,李文红的眼神不自觉地掠过一丝恐惧。

李文红一家三口和黄媛的外公外婆挤住在一个仅有3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人多住不下,只好在阳台上支起一张床。李文红原本有自己的独立住房,为了给女儿治病,卖掉了。黄媛的父亲在一家公司做临时工,每月仅有一千多元收入。“给黄媛吃药都不够,现在都是靠黄媛外公外婆接济。”李文红说。

“成骨不全症”目前无法根治,但通过增强骨密度的药物疗法和手术矫形疗法,可以保持相对正常的生活。不过这些药物和手术器材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比如,做矫形手术时植入体内的髓内置钉,每根价格高达3000元,黄媛目前已做了4次矫形手术,植入了6根内置钉,这些费用都是自掏腰包。

天津医院主治医生任秀智披露:“成骨不全患者每次手术,需要花费一万元至一万五千元,由于成骨不全的孩子经常要做手术,累计费用非常庞大,许多家庭根本无法承受。”

李文红还担心女儿今后的上学问题。为了满足孩子上学的愿望,李文红几次三番跑到学校协商,一开始校方不接纳,直到李文红写下了“孩子在学校出现任何意外都与校方无关”的书面保证,学校才接纳了黄媛。但李文红担心,黄媛读完小学后,能不能继续上中学,甚至是大学。

这样的担心似乎永无尽头,即使上学问题解决了,还有工作的问题,还有人生的其它问题。“黄媛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不管受多大的罪,我也一定要照顾好这孩子。但是以后我老了,我走了,又有谁来照顾她呢?”李文红内心充满了无助。

法布雷病患者缺医少药

32岁的张亚非,从4岁开始出现身体不排汗、浑身出现红色斑点的症状,更难以忍受的是火烧一般的关节疼痛,常常疼得打滚、抽搐。父母带他四处求医,中医、西医、民间偏方无所不用,但都无济于事。到南京上大学后,张亚非又患了奇怪的“肾病”,但究竟是什么“肾病”,医院也查不出来。直到2005年8月,张亚非才被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法布雷病。

据统计,法布雷病的发病率是十几万分之一,而患者诊断出病情的平均时间竟然长达十年。中科院研究员黄尚志认为:罕见病误诊误治,固然与发病率低、医学认识滞后有关,也与现行的医学教育有关。“目前,许多医学院没有将遗传性罕见病列入教学内容,对医师的考试内容也没有纳入罕见病,最终导致医学界对罕见病认知甚少。”

为控制病情,张亚非急需服用由美国一家公司研制的、名叫“Fabrazyme”的特效药。然而,该药还没有在中国注册,国内患者无法使用。目前,虽然已正式向中国药监局申报,但由于审批程序异常繁琐,患者需要等待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可是孩子的生命等不起啊,我们真是望药欲穿。”张亚非的父母甚至不敢想Fab鄄razyme什么时候能通过国内注册,“一想就整夜睡不着”。同时他们也清楚,即使Fabrazyme进入国内,也只能望药兴叹。使用Fabrazyme一年的费用是15至20万美金,这对张亚非一家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

事实上,药品“进不来,用不起”也是绝大多数罕见病患者所面临的双重困境。

靠什么照顾他们一生

自2006起,人大代表、安徽大学教授孙兆奇等人在人大会议期间多次提出有关议案,涉及罕见病的定义、诊治、医疗费用支付机制、罕见病药品研制生产等诸多方面。

令人欣慰的是,有关《罕见疾病防治法》的议案,已经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案采纳。不过代表们也深知,罕见病立法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眼下,最要紧的恐怕是尽快解决罕见病患者“求药难”、“治病贵”等紧迫问题。

“对于救命的药品,注册引进手续能不能尽量简化?此次医改,能否将罕见病患者的用药纳入到医保渠道?社会慈善、公益事业能否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多资助?”人大代表朱维芳等人发出了一系列呼吁。

今年2月,温家宝总理偶遇白血病患儿李瑞,白血病也是一种罕见病,李瑞最终得到了救助。但绝大多数罕见病患者都无法依赖这种幸运。要解决罕见病患者的生存困境、保障其合法权益,除了一些临时性、应急性措施外,最为根本的还是依靠立法等制度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立法等形式,除了对罕见病患者提供医疗保障外,还应对这一群体的就学、就业、就养等人生的整个过程提供扶助和保障制度。

台湾一位罕见病患儿的母亲曾经感叹:“我们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但是制度可以。”这是所有罕见病患者的真正希望所在,也是罕见病立法的方向所在。

(《民主与法制》2009年第11期 青子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