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华裔作家张翎:在加拿大写唐山

2009-08-0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冯小刚的新电影《唐山大地震》已于7月初正式开机,它改编自旅加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

年过50的张翎借助《余震》的改编,从文学圈内开始向大众扩散,逐渐被关注。

写出一个人内

心的“余震”

《余震》的创作灵感,来自一次“意外”。

2006年7月末的一天,北京下了一场突来的暴雨。张翎赶到机场后才得知飞往多伦多的航班推迟了9小时。她开始在机场书店闲逛。那段时间,书店里突然摆满了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各种回忆录。张翎猛然想起,这天是7月28日,刚好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日。张翎决定写一部有关唐山大地震的小说。

在已完成的小说《余震》中,主人公王小灯是一名旅居加拿大的华人作家,常年因严重焦虑失眠,多次企图自杀。她来到了一家心理诊所。在医师的引导下,她学习哭泣与倾诉,尝试与30年前地震的那一天遭遇。

在地震中,王小灯与弟弟一起被掩埋在废墟下,透过瓦砾王小灯听到自己的妈妈向施救者表示她的选择是弟弟……但是王小灯却活了下来。从此,命运开始了对她的放逐――被收养的生活、成长、上大学、出国……可那一天的伤痛却更加刻骨,直到崩溃。

张翎在加拿大找来各种唐山大地震的文献,她发现,自己当年听到的关于地震的信息,全部都是过滤后干瘪的伤亡数字和空泛的口号。对于孤儿的记述也永远缺乏血肉。

张翎对这些冷酷的句子充满了反叛,她开始着力于一个人内心和精神上的余震,以及他们从未消失过的颤抖和内部无法愈合的创口。

仍需要靠诊所谋生

《余震》属于张翎中后期的作品。她从1997年开始写作,早期的长篇一般都是根植于家乡温州和南方的故事。

1986年,张翎因为自己的性格与国内的人情氛围格格不入,离开北京稳定的部委机关,远赴加拿大。在加拿大的最初10年,她到处奔波,只为生计。在拿到英美文学与听力康复师两个学位的过程中,张翎搬家超过20次,尝试了从卖热狗到行政秘书的多个职业。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听力康复师这个工作能带来逐渐稳定的生活。

之后,她开始白天工作,晚上写作。写完后,她把稿子直接寄往国内的《收获》杂志社,该杂志竟一连发表了她的五部小说。

于是,张翎又增加了海外华人作家的身份,虽然直到现在,她仍需要靠诊所谋生。

更关心人的命运

作为非职业作家,张翎似乎缺乏玩弄文学技法的兴趣。她不先锋、不现代、不魔幻、不解构,她只讲故事。

《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说:“人们总在说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怎么做?现实主义的艺术品质和工作伦理,从张翎这里可以看到。”

作为旅居海外的华人作家,张翎不可避免地接触那些生活在异乡、被连根拔起的人。这些人对于异国的心态总是处在攀爬和仰视的视角,身份认同的焦虑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也因此,国内某些评论称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为“第二次伤痕文学”。

还好,这没有在张翎的书中成为常态,在加拿大经历长达10年的沉默和心理适应之后,方才拿起笔的张翎,在作品中少了控诉的语调,尤其后期的作品。

“我更关心的是人的命运,首先是人,然后才分白人、黄种人和印第安人。”张翎觉得,自己是一个“国内国外两边都不入流的作家”。

(《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27期 杨时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