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中国农民的“三农日记”

2009-09-0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陕西省汉阴县太平村58岁的农民李家富,自1976年起每天坚持写日记,记录了西北农村如何从凋敝走向繁荣。

  “饥饿的记忆”――从“求神吃饱饭”到“分田奔小康”

[日记摘抄]1978年5月9日,李家富成亲后与父母分家,他在日记中列举了分家清单:“大米8斤,猪油1斤,菜

油1斤,盐1斤,锄头2把,碗4个等等,另分得债务233元。”

“汉阴有个太平村,穷在山腰少人问,劳力日值六分钱,半数人家短油盐。”李家富记录说:当年“村民用土坯搭起老爷庙,跪求神灵降福。”

土地承包后,李家富记下村民的惊喜:“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但不知道咋冒出那么多粮食。家庭联产承包制成了农民的救星”。

“皇粮国税”――从“农民负担”到“农民社保”

[日记摘抄]2002年7月,李家富特意在日记扉页记下农村税费改革给太平村带来的实惠:“2001年全村人均负担减少21.81元,降幅34.37%。”三年后,农业税全免,李家富称之为“开天辟地头一遭”。

2008年底,李家富记下太平村的“新家底”:“农民人均年收入4000元。而这一数据在改革开放之初仅有几十元。”

“行路难”――从传统村落到社会主义新农村

[日记摘抄]李家富早年在青岛服役时,最愁探亲。他在日记中追记了1975年11月的探亲经历:“回趟家至少6次转车,要花几天时间――从青岛坐车到济南,从济南转车到郑州,从郑州转车到西安,从西安转车到阳平关,从阳平关转车到汉阴,最后还要步行10多里路。”

启动新农村建设后,李家富记录上级给太平村的支持越来越多。“仅2002年,各级财政对太平村扶持资金就有37.4万元,其中村水库维修支持12万元,人饮工程20万元,扶贫搬迁3.4万元,土地复垦2万元。”

  “干部作风”――从“遗忘的角落”到下乡“亲农”

[日记摘抄]“穷在闹市无人问”。1984年前,离县城仅十多里的太平村12队,很难见到县领导影子。1982年农历正月初二,县委书记曾带着女儿来这里转了一圈。遗憾的是,他仅止于对女儿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1991年,因原任村委会出纳贪污,上级批准李家富接任,当天他在日记中感叹:“太平出纳赵某某,任职三年创奇迹。查账短款三千五,收入少记一万一。”干部财务不清、作风不正,已成为农村干群冲突的主要矛盾。

之后,李家富的“日记”对干部作风更加关注,仅记录到太平村调研的省级领导就有三位……

(《新华每日电讯》8.28 万武义等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