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银滩,为“两弹一星”隐身30年

2009-09-0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57年,著名导演凌子风执导拍摄了鲜为人知的电影《金银滩》。电影公映仅半年,突然停播了。时至今日,也只有极个别的当事人知道影片猝然禁播的原因:故事的发生地和一个国家秘密的选址“撞”了车。

驱车从青海省会西宁往西北102公里,青海湖畔,金银滩上――一片曾经在地图上都没有标

注的地区,却是拉开新中国核武器研制历史的一张大幕。为了深藏这个国家机密,这片只有一个“221”代号的土地和数万前赴后继在此扎根坚守的人们,一起隐姓埋名32年。

选址

195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批准了核工业部上报的选址报告,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在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上。

从此,在共和国的版图上,这一片占地1167平方公里的地区成为国家的“禁区”――不仅电影禁演,就连地图上也只会标注海晏县,而不会标出这片名叫金银滩的土地。

金银滩地形特殊,保密性极强,祁连山和昆仑山系的青海南山环绕四周,是天然的屏障。传说,连风都只在山谷里转圈,吹不到山外去。在原子城周围,分布着防空和基地的保卫部队,环山设立了6个哨所。

此地自然条件却极为恶劣,区内最高海拔达5000米,平均海拔3690米,紫外线极强,高寒缺氧,氧气含量比平原少了近1/3。年平均气温零下0.4摄氏度,一年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无霜期短、春秋两季时有大风沙。

1958年8月,创业的道路在这片土地上铺开。李觉先带领一支20多人的队伍、三顶帐篷、四辆解放牌卡车和四辆苏制嘎斯69越野吉普车,奠下了未来原子城雏形的基石。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全国各地近万名建设者汇集而来。

扎根

23岁的吊装工人卢友是大军中的一员。在那个与世隔绝的神秘禁区里,上万名“221人”不惜透支自己的生命,实现共和国的强国梦。

今年已经74岁的卢友仍然清晰记得当年的场景:“在牧民的房子里住了一周就进厂了,10个人一顶帐篷,第二天起来后一看,帐篷外铺满了小雪,上面全是狼走过的脚印,草原上的鹰就在头顶盘旋。”

1959年,厂区开始有了小电厂,两年后发展为大电厂,工人们终于从帐篷搬进了房子里。卢友看到了房子上粉刷的六个大字:“安下心,扎下根!”

和吊装工人卢友不同,221厂的最后一任厂长王菁珩是1960年大学毕业分配而来的。这年10月,他在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系楼里,平静地听到了108名航空发动机工艺专业毕业生的分配名单,念到他的时候,党支部书记说的是:“×××等四人分配到遥远的西北,到核工业系统工作,具体单位、地点,我们也说不清楚。”

王菁珩赶赴西宁,足足等了一周,才在寒风中坐上了一辆敞篷货车前往基地。这一年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共分来30多名毕业生,都分配在四工区劳动锻炼。被分配到油漆工队的他,住的是窑洞。

在厂区建设初期,基地所有的砖、石都是从西安运来的,这些大学毕业生们面对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参加修建轻便导轨路基。到了晚上,每个人床头点一盏小油灯,写家信,看书,每当饥肠辘辘时,大家就躺在床上聊天,分散饥饿感。由于缺乏营养,90%以上的职工得了浮肿病,指甲盖都凹了下去。

保密

1963年进厂的装配工人顾森林,进厂的第一课就是保密课。“给家里写信要切记不能写邮寄地址。”221厂区有一个对外名称“青海省综合机械厂”。王菁珩说,“比如我们从事技术工作的,事业的性质、事业的地点、技术上的情况都是不能说的。科研技术小组之间不发生横向往来,别人的技术工作内容,我们不问。”

“221人”的心中,都深藏过太多无法倾诉的秘密。曾有这样一对夫妻,接到命令,先后出发,因为保密,失去了联系。直到在戈壁滩上的老榆树下等车时,夫妻俩意外重逢,才发现都在做着同一项核武器研制工作。张爱萍将军听说这个传奇,当即提笔将这棵树命名为“夫妻树”。当时,一颗原子弹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个工厂、每个车间、每个工段、每个人,只能生产一个零部件,而且要严格保密。

坚守

曾在基地西宁办事处工作的宏林从小就在厂区里长大,直到上初中前,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父母是干什么的。长期的特殊工作性质,使221厂区逐渐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不仅形成了公、检、法、司、民政等服务于核武器研制的服务系统,也有商场、菜市场、医院、学校等生活设施,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生活氛围。

由于男女比例失调,上个世纪60年代,在221厂区找对象相当困难――若在内地找,这里地区偏远、落后,还需组织严格审查,更加大了找对象的难度。为解决问题,1964年特意从北京、上海招收了一批技校和高中毕业的女学生,加上厂区内医院、学校、商业队伍的发展,女青年逐渐增加,年轻人找对象难的问题才得以缓解。

也因此,催生221厂区里有了唯一极富浪漫色彩的大桥――七厂大桥。它是全厂的“恋爱桥”。每天晚上,人们吃完饭,习惯来此散步,而恋人们依偎在河边,诉说衷肠。宏林的父母就是在这里建立了恋爱关系,结婚生子的。“呵呵,如果221厂不撤,几十年后,全厂都是亲戚了。”

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发出震惊世界的一声巨响,全中国为之沸腾。第一枚原子弹代号‘596’,外号‘争气弹’。随后,第一颗氢弹也在戈壁滩腾空而起。中国从此掌握了原子弹的核裂变和氢弹的核聚变两种核反应形式,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4年7月6日,卢友离开了家,坐上了前往罗布泊的专列。此前,他练习爬塔,已经练习了几个月,直到他到达罗布泊,才知道原因:为了引爆原子弹。

卢友说,最危险的其实是插雷管的。他爬上塔,将设备吊装完毕之后,插雷管的就上去了。“一共32根,有一点点差错,哪怕只是一点火星出现,就会发生爆炸,一切都会瞬间灰飞烟灭。”

二机部部长刘杰那时搬椅子坐在塔下面,他说:“我坐在这儿,就是给你们壮胆的。”卢友说,当时雷管箱子有2把钥匙,一把给了插雷管的,“一把刘杰自己拿着。开不了箱,送不了电,就爆不了。他这么做就是安定军心,摆明了跟大家一起进退。”

退役

1987年,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需要,中央决定撤销221厂。全厂职工分散到全国。在西宁、上海、北京、天津、合肥、西安、淄博等地,都设有集中管理的离退休人员基地。

现在,221厂已经是海北州人民政府所在地。

(《广州日报》8.17 邱瑞贤等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