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播中华文化不能指望老外

2009-09-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历来不乏值得传承的文学遗产。由于东西方在文化、观念上的巨大差异,西方人对中华经典的理解往往存在偏差,导致诸多文学名著并不能“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西方读者,某些译本的名称及细节闹出不少笑话。而细究缘由,并不仅是“文化差异”那么简单。

西方人惯用的感性认识及价值取向易产生

偏差。阿瑟・韦理翻译的《西游记》英译本《猴》,虽在西方被公认为是水平较高的译本,但仅通过一只会翻跟头有72种变化的“猴子”,去诠释原著《西游记》的整个寓意,有些过于“狭隘”了。原著表达的是师徒4人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寻求真理的无畏精神,不受灾难吓阻的团队意识。西方人对“猴子”的定位,则过分渲染了个人英雄主义情结,这是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社会历史背景缺乏起码的了解。翻译著作,特别是古典著作,绝非是文字上的简单转译,它更多表达的是文字外的东西。

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播放的4集美版《西游记》中,唐僧竟与观音菩萨谈起了恋爱,让观众忘记了唐僧是个“红尘在外、一心向佛”的和尚。如此一来,被扭曲的当然是中国文化本身。

在海外准确传递中华文化,不能指望老外,还得靠华人自己。

(《世界新闻报》9.4 曼宇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