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长的革命

2009-10-1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大学生就业难――大孩子就业难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上登文: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在2009年更加突出。家长们感觉到,大学的门容易进了,企业的门却不容易进了。到底是社会上人才过剩,还是大学生自己出了问题?到底是孩子没有能力,还是家庭教

育让他们没有了就业的能力?

早上出门,遇见邻居吕大姐两口子,正拿着孩子的校服和雨伞,看起来很闹心。

“吕大姐,在这儿等谁呢?”

“崔老师啊,您早。唉,今天我家孩子忘记带伞了,这会儿下雨,他该淋成什么样儿呀,这打湿了得多冷啊。我和孩子他爸正想去学校给他送干衣服呢。”吕大姐一脸愁苦,我想起他们家上高中的孩子,个头有一米七八了吧,这种事情家长还要操心,真是难为他们了。这件小事情,让我想起有一回去学校做培训的经历。

那天的活动主题是“平行教育”,家长和孩子是分开进行的,孩子是初中生,个个长得都很精神。在工作人员通知家长离场到另一个教室的时候,有一个妈妈迟迟不肯离开她的女儿。在工作人员的一再催促下,她才走出教室。

家长培训的地方和孩子的教室隔得不远,我们正准备展开活动的时候,那位妈妈突然站起来,像是想起了什么大事,拿着电话匆匆走出教室,拨通了电话。

“闺女,你书包里有衣服,要是冷的话就穿上啊,不然冻感冒了。要是流鼻涕,我在包包最外面那一层放了抽取纸,里面也有一卷卫生纸,你擦鼻子就用抽取纸吧……”,

当时正是七月,孩子们刚放暑假,外面蝉鸣鸟叫,我都热得有点晕眩了,顿时怀疑自己的听力有问题:这大好的夏天,孩子怎么会觉得冷?就算冷,她自己还不知道要加衣服吗?擦鼻涕用哪一卷纸,这种事情有什么好交代的呢?

一个正常人,他一定知道自己是不是冷,也一定知道流鼻涕了要用手纸擦干净。但就是有很多家长,老觉得孩子长不大,冷了不知道加衣裳,饿了不知道吃东西,这实在是杞人忧天。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什么都不会的人,就连用哪卷卫生纸都要交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是心理上反感家长,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够。也难怪,现在天天说大学生就业难,如果把大学生换成“大孩子”、“小孩子”,他们什么都需要父母帮助,怎么能自己找到工作呢?哪里有他们能力之内的工作呢?

小“世故”和小“人精”――催熟的果子不会甜

“就他那成绩,能进重点,不说大家也知道,不就是走关系嘛!不过也正常,我们家是没这个条件,如果有条件,我干吗不用?不用白不用。”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说完这些话,稚气的脸上满是淡定。

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我的心情有些沉重。

等大家安静下来了,我问:“大家知道各个时代的童谣吗?”我的问题让大家有些意外。

我自顾自讲了起来:“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这是20世纪50年代的童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是60年代的。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70年代的。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是80年代。“到了90年代,又变成了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今天的歌谣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今天的歌谣是:今天的阳光多么灿烂,我们的学校破破烂烂。100个同学,99个笨蛋;10个老师,9个土蛋。”

哄堂大笑。我问:“大家都是聪明人,一下子就能听出歌谣的时代性,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歌谣的背后代表了什么?为什么今天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现在的孩子多聪明!哪像我小时候,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

“是啊,现在的孩子个个都像小‘人精’,怎么懂得那么多,特别是人情世故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我们平时也没教他们啊!”

“无师自通!”立即有一个声音跟着。人群又哄笑起来,大家都有同感。

“孩子们用熟悉的内容形式,加上很多调侃因素,追求好玩、搞笑、流行、时髦。这其实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说到这里,我故意卖了个关子,也琢磨着怎样说出这些家长不愿意听到的话。

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我狠下心,终于说了出来:“因为他们不再天真,不再无忧无虑,而是充满了成人式的世俗和玩世不恭!”

这句话果然如重磅炸弹,人群顿时像炸开了锅!

“崔老师,您告诉我们,我们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些啊?”

我忽然间感到很欣慰,也忽然间生出一种神圣感来,此时的我像一个和所有的家长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士,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让那些哼着流行歌曲、沉溺于网络和恐怖暴力小说的孩子们真正健康地成长,我们要还给他们纯真的童年,让他们徜徉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里。

我大声地跟家长们说:“一颗果子要想甜美可口,就要自然成熟,我们有责任保护孩子不让他们被催熟,怎么做?很简单,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然后尽可能地避免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思想。对于这些世俗,以健康的心态来引导孩子,比如给老师送礼,告诉孩子,这是为了向老师表达谢意,是对老师的尊重,而不是为了得到特别的照顾。比如,对孩子的同学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对金钱名利、工作岗位等也给予正确的引导……我们是成人,我们有能力应对世俗,但孩子们没有,孩子们需要根据成人世界所传递的信息来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一红一白――脸谱式教育危机重重

在传统的家庭中,总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严父慈母”这样配合着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如果你想要让孩子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就先放弃这种“脸谱式”的教育方式。

孩子考试回来,笑意盈盈地双手捧上成绩单:“爸爸,请看我的成绩单。”爸爸微笑了一下,挥挥手说:“不用看了,你就给我说说吧。”

“年级第一尚不足,全班鳌头颇有余。”古灵精怪的女儿学着《陌上桑》中的调调说话,脸上满是得意的神色。

爸爸听完,脸色变得沉重起来,正色说道:“看看你这个态度,得了个全班第一,又不是全年级第一,更不是全市、全国第一,就高兴成这样,你怎么能这样容易满足呢?你们班也不是全年级最好的班啊。对了,第二名少你多少分?”

“7分。”女儿小声说,对爸爸的态度有点不满。

“才7分?人家也许就是涂错了一道答题卡。下回,考个全年级第一名回来,再向我邀功。”果然,女儿的“嚣张气焰”很快被打压下去了,她拿着成绩单悻悻地回了自己的屋,爸爸的睑上闪过一丝“奸笑”。

吃晚饭了,妈妈进门去叫女儿吃饭。

“不想吃,我又没考全年级第一,哪有资格吃饭?”她还在生爸爸的气呢,“不表扬我也就算了,还这样损我一顿。”

“爸爸这样说也是为了你好,他就是想严格要求你嘛。怕你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就给你敲个警钟,你就别生气了。妈妈为你高兴,真的。”就这样,女儿被哄出来吃饭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屋里继续“备战”。

这是一个家长绘声绘色给我讲的自己的育儿经。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理念:教孩子的时候,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亲就是权威的象征,母亲就是温暖的象征。其实人的性格是不同的,孩子将来接触到的人也是复杂的,让他们见到真实的父母,看到家长的本色,既是让孩子了解人这种复杂的存在,也让亲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稳固、真实。刻意去唱什么脸,不仅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缺少了很多快乐,也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独特的成长空间。父母之间心照不宣的配合,在孩子的眼中却是他们相互不配合,父亲和母亲的立场不一致,让他们总以为妈妈更爱自己一些。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女孩,非常文静,成绩也很好。我觉得这样的孩子不该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里,而应该是在学校的领奖台上。她的妈妈说,女儿从小就崇拜父亲,父亲在她心中就是威严、楷模。但是这几年她父亲的生意失败了,女儿知道这件事之后,渐渐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现在甚至开始对爸爸冷嘲热讽。

父亲在孩子的心中树立的权威越大,倒下去的时候,产生的影响就越深。我和那个女孩子坦诚地交谈,告诉她很多伟大的人物身上也有很多小毛病,每个人都有缺点,没有完美的人存在。当时她的表情很痛苦,哭了很久。我知道,这样的家庭伤口,需要很久才能愈合。

父母们,千万别再自以为聪明地唱着红脸白脸了,将自己脸谱化,是在走一条危险的路。

做个有个性的家长

  音乐中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就是说弦乐不如管乐,管乐不如人声。真正能打动人的东西,还是有血有肉的东西,是充实的生命,是与众不同的个性。

有很多家长说,为了孩子的发展,他们放弃了很多爱好,爱打篮球的也很少上球场了,爱钓鱼的钓竿也生锈了……

因为在教育上我们没有什么主见,很多家长都是别人家怎么做我们怎么做,老师怎么说怎么做,似乎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孩子是与众不同的,也没有思考过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只有独一无二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孩子,否则,孩子跟流水线上的产品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家长根本不用努力变成别人,只要努力成为自己。我来说说很有趣的几个家长。

写《美兮美兮》的周德东先生,是一个有趣的父亲。他本身是作家,想象力丰富,所以在他写给女儿的书中,到处是让人捧腹的小笑话。

这一天,爸爸妈妈借助漂亮的包装,把你打扮成了一个娇滴滴的小花骨朵,然后,抱着你来到武警医院看李军伯伯。没想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哥哥见了你却说:“她像个男的!”

你依然笑嘻嘻地看着这个小哥哥,慢声慢语地反驳道:“哇、呵、喂、呔、呐……”翻译过来,也许意思是这样的:这叫另类,小哥哥你懂么!

老梧桐树下,一只漂亮的七星瓢虫慢腾腾地朝前走,遇到一只黑色甲壳虫。甲壳虫主动上前,嬉皮笑脸地打招呼:“小女生,我们可以交个朋友吗?”

七星瓢虫闷声闷气地说:“看清楚了,我是男的!”甲壳虫愣了一下,说:“可是……你为什么穿这么一件漂亮的花衣服呢?”

七星瓢虫走过去,头也不回地说:“老爸老妈这么打扮我,我有啥办法!”

这样的爸爸,孩子肯定会喜欢。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先生,对三个女儿大力栽培,从来不相信女子不如男的说法。他让三个女儿都到美国去接受新式教育,培养出的女儿既有东方的娇羞之美,也有西方的开朗和风趣。宋氏三姐妹都很感谢自己的父亲,感谢他没有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去要求她们,所以她们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里格外耀眼。

还有漫画家朱德庸,他常常帮孩子请假,带着孩子周游世界,据说他的儿子竟然哭着要上学……不过,他很骄傲自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父亲。

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作家、名士和画家,但是家长可以选择做一个有性格、有想法的人。

我看着很多人的成功经历,都觉得他们是那么与众不同,往往别人不能做的事情他们敢做,别人想不出来的点子他们都有。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才是真正的爱生活、爱自己的人,这样的人也才能感染孩子。

用爱去感动孩子,不是在盲目的爱中迷失自己,保留自己的个性,让孩子看到一个真实的父母。

(《家长的革命》 崔宇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