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同病相怜”心更近

2009-10-1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成语“同病相怜”出自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楚国奸臣费无极杀害了?宛全家。?宛的亲戚伯嘻连夜逃到吴国,向吴王和伍子胥诉说了这场惨剧。曾经同样受费无极迫害而流亡的伍子胥说:“咱们有一样的冤仇,你听过《河上歌》吗?这首歌真让人有同病相怜之感啊!”

同病相怜是因为“共情”。就像我们常常看到的那

样,学习不好的学生总是一起行动,他们觉得在一起正好能够相互理解。还有一些丧偶的老人,往往更愿意待在一起,容易找到共同语言,相互取暖。的确,我们看到别人流泪,只能知道他们很痛苦,但却不能真正体会究竟是什么情感让他们哭泣。如果自己曾有过类似的亲身经历,在看到别人痛苦时,就会激活我们大脑中痛苦的“体验记忆”,让你重温当时的感受,这样就会与对方产生更深层次的共情了。

无论古代英雄惺惺相惜,还是现代人的同忧相救,都能激发起心底最善良的情感。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正经历着你曾经历过的痛苦,最好的安慰方法就是,告诉对方你当时的感受,然后再把自己如何熬过最艰难的日子的经验与他们分享。

(《生命时报》10.9 丛中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